[实用新型]新型静脉输液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7689.0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7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于惠花;胡卫红;石衍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惠花;胡卫红;石衍颖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静脉 输液 固定 | ||
新型静脉输液固定带涉及输液固定装置。包括长条状带体,带体头端之背面粘结有一条双面不干胶,其左侧设有输液观察窗,观察窗左侧固定有一条带体粘扣,带体粘扣左侧为缠裹带体,缠裹带体其后段分为上条带和下条带二支条带,二支条带之间距为观察窗的高度,二支条带之尾部各设有尾端粘扣。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该输液固定带观察窗将输液扎针处暴露出,便于观察输液过程情况,出现漏液鼓针情况可及时处理,避免事故发生。通过双面不干胶和粘扣粘结固定,缠裹带体方便省事。该固定带可有效减少鼓针率,确保输液安全。该固定带为无纺布或弹力绷带制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静脉输液固定带。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因其见效快,目前已成为临床抢救、治疗病人的主要医疗手段。由于静脉输液的时间长,一直插在病人的手臂上,病人很容易产生发睏和劳累,而时常移动身体或变换体位,故而常易使输液针脱出或出现漏液鼓针情况,如不能随时发现则很容易发生医疗事故,因此,设计一种通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输液针固定装置就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静脉输液固定带,它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易于观察、可重复使用,且固定效果好,不会出现漏液鼓针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是,静脉输液固定带,包括长条状带体1,其特征是,于带体头端之背面粘结一条双面不干胶2,其左侧设有输液观察窗3,观察窗的左侧固定一条带体粘扣4,带体粘扣4的左侧为缠裹带体1′,缠裹带体1′其后段分为上条带5和下条带6二支条带,二支条带之距为观察窗的高度,二支条带之尾部各设有尾端粘扣7。该固定带由无纺布或弹力绷带制作。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该固定带设观察窗将输液扎针处暴露出,便于观察输液过程情况,出现漏液鼓针情况可及时处理,避免事故发生。通过双面不干胶和粘扣粘结固定,缠裹带体方便省事。可有效减少鼓针率,确保输液安全。该固定带由无纺布或弹力绷带制作。
附图说明:
附图1 本实用固定带主视图
附图2 本实用新型采用本固定带固定输液时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和2所示,静脉输液固定带包括长条状带体1,带体头端之背面粘结有一条双面不干胶2,其左侧设有输液观察窗3,观察窗左侧固定一条带体粘扣4,带体粘扣4左侧为缠裹带体1′,缠裹带体1′其后段分为上条带5和下条带6二支条带,二支条带之间距为观察窗的高度,二支条带之尾部各设有尾端粘扣7。缠裹带体1′之长度约等于二个手掌的宽度。观察窗与双面不干胶2和与带体粘扣4之距离基本相等。
使用时,先扎上输液针,将观察窗对准针眼处,再将粘有双面不干胶的头端粘贴于手背上,然后开始缠绕,先从手背开始缠裹,再绕过手心缠过来至手背,再绕过手背双面不干胶至窗口处,此时需将上下二条带从观察窗二侧缠过去,至带体粘扣,将二条带头端粘扣与带体粘扣按粘于一起即可。
该固定带采用无纺布或弹力绷带制作,可多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惠花;胡卫红;石衍颖,未经于惠花;胡卫红;石衍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7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书柜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污水处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