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轴承齿轮润滑冷却的双螺杆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7904.7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4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强;倪坤;汪志威;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9/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4502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轴承 齿轮 润滑 冷却 螺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轴承齿轮润滑冷却的双螺杆泵,属于双螺杆泵技术领域。双螺杆泵的轴向一侧连接着齿轮箱,轴向另一侧连接着轴承箱。齿轮箱的外部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冷却风扇、电机和油泵;在冷却风扇的出风端对应设有冷却油管;冷却油管的一端连通着进油管的一端,进油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齿轮箱和轴承箱;冷却油管另一端连通着油泵的出口,油泵的进油口连通着齿轮箱的下部;齿轮箱和轴承箱之间由平衡管连通;工作时,电机同时驱动冷却风扇和油泵。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用到任何冷却介质,可有效解决高载荷双螺杆泵现场无除盐水循环冷却时的轴承和齿轮温升大的问题;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后期维护管理成本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螺杆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双螺杆泵轴承、齿轮的润滑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双螺杆泵在高压大流量应用工况时,轴承和齿轮在运转过程中长时间承受着较高的负载,导致轴承和齿轮温升大,轴承和齿轮温度极容易超过标准规定的最大允许工作温度值。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如下两种解决温升大的方式:
1.在双螺杆泵的轴承箱和齿轮箱上设计水冷却腔室,在使用现场向冷却腔室通入除盐水进行循环冷却。但是,一方面很多使用现场不具备提供除盐水循环冷却的条件,另一方面除盐水循环冷却需要提供很多辅助管路设备,投资大,后期管理维护成本高,用户对冷却水冷却方式比较抗拒;
2.在双螺杆泵机组撬块外增加一套稀油润滑站,稀油润滑站包含油箱,油泵机组,风冷却器,过滤器以及复杂的管路系统,润滑油站单独安装在双螺杆泵机组撬块附近。双螺杆泵上还需要设计与稀油润滑站连通的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安装调节回油速度和油位的阀门。此种润滑系统结构复杂,需要的安装空间大,操作难度高。而且双螺杆泵运行前必须先运行润滑油站,一旦稀油润滑站发生故障或者因误操作先运行双螺杆泵而未能给轴承箱和齿轮箱及时供油,则双螺杆泵的齿轮和轴承很容易因无油润滑而发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性高、维修成本低的具有轴承齿轮润滑冷却的双螺杆泵。
一种具有轴承齿轮润滑冷却的双螺杆泵包括双螺杆泵4,双螺杆泵4的轴向一侧连接着齿轮箱42,轴向另一侧连接着轴承箱41。
所述齿轮箱42的外部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风扇14、电机13和油泵11;在冷却风扇14的出风端对应设有冷却油管15;冷却油管15的出油口连通着进油管8的一端,进油管8的另一端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齿轮箱42和轴承箱41;冷却油管15的进油口连通着油泵11的出口,油泵11的进油口与齿轮箱42的下部通过出油管2连通;齿轮箱42和轴承箱41之间由平衡管3连通;
工作时,电机13同时驱动冷却风扇14和油泵11。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冷却风扇14设于风扇壳体内,风扇壳体的一侧面为敞口端,冷却风扇14的出风端即为风扇壳体的敞口端。
所述电机13为双轴伸异步电动机。
所述进油管8上设有压力表17。
所述压力表17为耐震压力表。
所述油泵11为齿轮泵。
所述油泵11的出油口设有过滤器12。
所述齿轮箱42和轴承箱41上均设有温度计10。
所述温度计10为双金属温度计。
所述出油管2的进口上设有切断阀9,所述进油管8的出口上设有单向阀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7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胀式密封管接头
- 下一篇: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图形设计工作室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