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锁舌供电的智能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9555.2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1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东;陈晓刚;郑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力莱(北京)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10;E05B15/02;H01R13/24;H01R13/508;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供电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锁舌供电的智能锁具,涉及智能锁具技术领域,所述智能锁具包括锁体及扣盒,所述锁体安装在门体上,所述扣盒安装在门框上,所述锁体上设有带探针的锁舌,所述探针的一端与所述智能锁具的控制板固定连接,所述扣盒上设有多个铜片,多个所述铜片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电源,关锁状态下,所述探针的另一端与所述铜片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锁舌来给智能锁具供电,无需经常更换电池,也无需对门体进行改造,解决因为电池没电或供电线磨损而影响智能锁具使用的问题,满足需要长时间大功耗用电的智能门锁的用电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锁舌供电的智能锁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联网的普及,智能锁具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出现了支持手机开锁、指纹开锁、人脸识别开锁、录像防盗等功能的智能锁具。因此智能锁具与传统锁具(机械钥匙开锁锁具)相比,更加方便,防盗能力更强,可靠性更高等优点。目前智能锁具广泛应用于通讯、金融、交通、安防等众多领域。
目前国内外的智能锁具都是只用电池供电或通过门的合页布电线至锁具供电两种模式,但两种模式都存在一点的缺陷:(1)采用电池供电的方式,存储电量较少,无法长时间用于需要用电量大的智能锁具上,并且需要经常手动更换电池充电,如果未及时充电会影响智能门锁的使用;(2)采用合页布电线至锁具供电的方式,合页在开关门时会磨损电线使用寿命较短,并且需要特制的门(中间需要有开孔用于走电线)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锁舌供电的智能锁具,解决了因为电池没电或供电线磨损而影响智能锁具使用的问题,满足需要长时间大功耗用电的智能门锁的用电需求。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锁舌供电的智能锁具,所述智能锁具包括锁体及扣盒,所述锁体安装在门体上所述扣盒安装在门框上,所述锁体上设有带探针的锁舌,所述探针的一端与所述智能锁具的控制板固定连接,所述扣盒上设有多个铜片,多个所述铜片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电源,关锁状态下,所述探针的另一端与所述铜片接触。
优选地,所述锁舌包括锁舌后盖、锁舌中盖及舌帽,所述锁舌后盖有所述锁体连接,所述锁舌中盖固定在所述锁舌后盖上,所述舌帽活动连接在所述锁舌中盖内,所述探针贯穿所述锁舌后盖、锁舌中盖及舌帽。
优选地,所述锁舌中盖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舌帽及所述锁舌后盖。
优选地,所述探针包括探针爪头、探针针套及探针尾端,所述探针尾端与所述探针针套的一端固定,所述探针爪头套接在所述探针针套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探针爪头与所述探针针套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地,所述探针尾端设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锁舌供电的智能锁具,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锁舌来给智能锁具供电,无需经常更换电池,也无需对门体进行改造,解决因为电池没电或供电线磨损而影响智能锁具使用的问题,满足需要长时间大功耗用电的智能门锁的用电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锁舌供电的智能锁具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锁舌供电的智能锁具中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锁舌供电的智能锁具中锁舌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锁舌供电的智能锁具中锁舌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锁舌供电的智能锁具中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锁舌供电的智能锁具中探针与铜片接触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力莱(北京)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力莱(北京)智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9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箱装烟梗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铝塑膜边缘受伤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