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料溜槽鹅颈头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0331.3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3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蹇华;李步虎;孙万权;向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8 | 分类号: | G01B5/08;G01B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料 溜槽 鹅颈头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溜槽鹅颈头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板、第一测量连杆和第二测量连杆,所述的检测板共有两块呈竖直并排布置,两者中部之间安装有端部相互对接的第一测量连杆和第二测量连杆,检测板端面与第一测量连杆或第二测量连杆之间呈垂直布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检测效果好、方便工人操作、检测方法实用有效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鹅颈头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布料溜槽鹅颈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布料溜槽是高炉炉顶的重要设备,直接决定和影响高炉的布料情况和炉况。该溜槽由于安装在密闭的高炉炉内,其使用环境温度高(200℃~500℃),受物料的冲刷磨损,使用周期约为一年,属于“易损件”,通常由备件进行轮换下线后再修复上线使用,布料溜槽头部的两侧鹅颈头(即安装部位)受冷热不均或内部残余应力等因素下线后易不规则变形,如图3所示,在修复中,需要控制布料溜槽鹅颈头的内径a以及外径b。
修复后的布料溜槽,在上机前均需进行鹅颈头间距尺寸的测量复核,目前测量方法为人工使用卷尺进行多点测量,这种方法有很多缺点:第一,只能进行点与点的测量,而实际需要面与面间的整个间距尺寸,测量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第二,因鹅颈头两侧面的间距在1.2米以上,精度偏差要求在0.5mm以内,暂没有符合精度要求的常规量具来实现此类测量,目前只能使用卷尺、皮尺之类的量具勉强使用,但很明显,测量精度不够;第三,因为受限于量具的精度,1mm以内的读数只能预估,不同的人测量的数据会不同,测量偏差较大;第四,检测时很难保证是在布料溜槽鹅颈头两侧面的垂直方向,数据的重复性差。由于上述问题,在更换布料溜槽过程中,会出现很难安装或无法安装的情况,给设备和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检测装置时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料溜槽鹅颈头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检测效果好、方便工人操作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布料溜槽鹅颈头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板、第一测量连杆和第二测量连杆,所述的检测板共有两块呈竖直并排布置,两者中部之间安装有端部相互对接的第一测量连杆和第二测量连杆,检测板端面与第一测量连杆或第二测量连杆之间呈垂直布置。
所述的第一测量连杆和第二测量连杆与检测板相连的一端上通过焊接圈进行固定。
所述的第一测量连杆与第二测量连杆对接的一端采用螺杆结构,所述的第二测量连杆与第一测量连杆相连的一端上布置有与螺杆结构相配的螺纹连接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溜槽鹅颈头检测装置,其具体优点如下:
(1)、通过第二测量连杆与检测板连接形成第一种检测形态,用来测量布料溜槽鹅颈头的内径;
(2)、通过第二测量连杆与第一测量连杆对接,形成第二种检测形态,用来测量布料溜槽鹅颈头的外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布料溜槽鹅颈头的结构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布料溜槽鹅颈头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测量图3中内径a时的结构视图。
图示:1、检测板,2、第一测量连杆,3、螺杆结构,4、螺纹连接孔,5、第二测量连杆,6、焊接圈,7、布料溜槽鹅颈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0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