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肝胆胰脾外科用的扩张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0859.0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2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思远;丁东;李涛;傅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213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胆 外科 扩张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扩张导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肝胆胰脾外科用的扩张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二气囊和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数量至少为3个,第二气囊的前端为弧形板状,第二气囊的末端为平板状,第二气囊的末端与导管主体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气囊前端的侧壁相互接触,所述第二气囊前端之间形成一个容纳腔,且第二气囊靠近容纳腔开口处的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铁片,本装置使用时,将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后,便于将结石推向容纳腔,待结石进入容纳腔后,可以打开电磁铁,同时排出第二气囊内部的气体,第二气囊的前端会向末端聚拢,此时第二气囊能够将结石包裹住,可以方便的将结石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扩张导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肝胆胰脾外科用的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球囊扩张导管,主要用于恢复人体狭窄管腔部分的扩张,如血管、尿管、胆管和气管等,也有用于胆管结石治疗的,当用球囊扩张导管前端将胆管中的结石推出时,因结石圆滑,而球囊充气后前端又是锥形,所以推出效果不佳,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部分医护人员不能掌握导管使用的尺寸,而给病人带来痛苦,一些球囊扩张导管表面光滑且不便拿取,在使用球囊扩张导管扩张后,导管容易滑动移位,这些都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故而提出了一种肝胆胰脾外科用的扩张导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肝胆胰脾外科用的扩张导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肝胆胰脾外科用的扩张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二气囊和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数量至少为3个,第二气囊的前端为弧形板状,第二气囊的末端为平板状,第二气囊的末端与导管主体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气囊前端的侧壁相互接触,所述第二气囊前端之间形成一个容纳腔,且第二气囊靠近容纳腔开口处的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铁片,所述导管主体的前端还设置有封头,所述封头内嵌入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铁片通过磁性相连接,所述第一气囊为圆管型,第一气囊的内壁与导管主体的外壁贴合固定,且第一气囊的前端与第二气囊的末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与移动电源相连接,所述导线的前端位于导管主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铁片的外侧还包裹有硅胶块,所述硅胶块为圆弧形,硅胶块的外壁与第二气囊的侧壁固定连接,硅胶块之间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圆环。
优选的,所述导管主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一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充气囊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的前端与导管主体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二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充气囊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管的前端位于导管主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使用时,将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后,便于将结石推向容纳腔,待结石进入容纳腔后,可以打开电磁铁,此时电磁铁会吸引铁片,同时排出第二气囊内部的气体,第二气囊的前端会向末端聚拢,此时第二气囊能够将结石包裹住,可以方便的将结石取出。
2、铁片外侧包裹有硅胶块,硅胶块能够避免铁片伤到人体,同时硅胶块之间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圆环,硅胶块能够进一步避免结石滑脱,提高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肝胆胰脾外科用的扩张导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0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襟纽扣位置快速锁定装置
- 下一篇:舌钳保护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