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火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1185.6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3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穆卫锋;刘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智能 火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智能火锅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智能添汤机构、智能烫菜机构和智能旋转控制机构;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和锅体两部分;底座为长方体中空容器,长方体中空容器的右下角设置一个方形缺口,长方体中空容器中部设置一个圆形通孔一,圆形通孔一外侧设置一个圆环状通孔,圆环状通孔内的圆环下方通过圆环状隔热板固连,圆环状通孔上方可拆卸连接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设置若干个透气孔,圆环状通孔的四周各设置两排圆形通孔二,实现智能添汤;智能烫菜方便取用,菜不会太烂或者没熟,方便快捷;残留物少,方便清洁;所有零件可拆卸,方便清洁;增设摄像头和显示屏,方便视力不佳的人群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锅领域,尤其涉及智能烫菜。
背景技术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用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其特色为边煮边吃,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传统火锅,在多人一同使用时,难以找到对应烫菜;现存的自动火锅,要么体积庞大,要么烫菜分类难,自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生熟不同步,同时由于热对流的原因,烫菜会出现异动,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智能火锅装置,解决了现存的火锅,体积庞大、烫菜分类难、烫菜流程不够智能和寻找自己的烫菜困难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智能火锅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智能添汤机构、智能烫菜机构和智能旋转控制机构;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和锅体两部分;底座为长方体中空容器,长方体中空容器的右下角设置一个方形缺口,长方体中空容器中部设置一个圆形通孔一,圆形通孔一外侧设置一个圆环状通孔,圆环状通孔内的圆环下方通过圆环状隔热板固连,圆环状通孔上方可拆卸连接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设置若干个透气孔,圆环状通孔的四周各设置两排圆形通孔二,一排圆形通孔二的个数为五,一排圆形通孔二的个数为四,导热板上设置四组定位柱,每组定位柱个数为二,所述定位柱均位于圆形通孔一和圆形通孔二的中间区域,内侧四个定位柱和外侧四个定位柱分别处于两个不同圆环上,且两个圆环共一个圆心;所述锅体为圆环状凹槽,且槽宽与每组定位柱的间距相适配;
所述智能添汤机构由底座一和汤槽构成,底座一为长方体中空容器一,长方体中空容器一的大小与长方体中空容器的方形缺口相适配,且长方体中空容器一通过伸缩杆与长方体中空容器连接;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面设置一圆形通孔三,圆形通孔三上设置两个方形缺口;所述汤槽为圆柱体中空容器,其底部通过连接柱固连一圆形垫板,所述圆形垫板上设置两个凸起,且圆形垫板与圆形通孔三相适配,圆柱体中空容器底部设置一圆形通孔四,所述圆形通孔四通过软管固连一控制管,所述控制管为圆柱形通管,圆柱形通管管内侧壁设置一连接柱,连接柱通过绳链连接一浮球,所述浮球为柔性材质,且浮球直径大于圆柱形通管内径,圆柱形通管外侧壁上固连一对“n”形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1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户用太阳能遮阳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尘的饮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