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镜清洗用无菌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2433.9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0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陆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通力达医疗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16 | 分类号: | F16K7/16;F16L55/07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幸凯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洗 无菌 水龙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清洗用无菌水龙头,包括水循环系统,所述的水循环系统上串联有无菌水龙头,所述的无菌水龙头包括阀门和U型循环管,U型循环管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回水口,阀门设在进水口与回水口之间。水龙头与医用纯水循环系统之间通过U型循环管连接,U型循环管代替传统连接管,使U型循环管内的水也参与循环,减少了滋生细菌的风险,提高内镜清洗效果,为患者提供无菌检验环境,提供健康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清洗用无菌水龙头。
背景技术
内镜属于医疗器械,但众所周知,内镜通常不是一次性使用的,而是多个患者共用,并且反复使用,由于这样反复使用,所以为了防止以内镜为媒介的细菌感染等,每一次使用都必须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内镜清洗采用纯水,如图2所示,清洗水龙头通常通过二号连接管2连接在纯水循环系统中,纯水循环系统中的流淌循环水,但当水龙头不用水时,即便纯水循环系统中闭合循环水路3内的纯水处于循环状态,由于二号连接管2太长,不能形成湍流,二号连接管2内自然就成了死水,会滋生细菌,停用的时间越长细菌滋生的风险就越高、数量也越多,尤其是夜间不用水时,细菌可能成倍增加,影响清洗效果,更对患者健康产生威胁;当在纯水循环系统中投放消毒剂时,由于二号连接管2内为死水,消毒剂无法到达二号连接管2及水龙头内,会造成二次污染;普通水龙采用的阀门,阀杆阀瓣等配件直接与纯水接触,存在生锈、滋生细菌等污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清洗效果好、安全性更高的“无菌”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内镜清洗用无菌水龙头,包括水循环系统,所述的水循环系统上串联有无菌水龙头,所述的无菌水龙头包括阀门和U型循环管,U型循环管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回水口,阀门设在进水口与回水口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水循环系统为纯水循环系统,所述的纯水循环系统包括闭合循环水路,所述的闭合循环水路上设有纯化水箱和纯水泵。
优选的,所述的阀门为隔膜阀,所述隔膜阀包括阀体、阀杆、阀盖,阀体内设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上设有控制口,控制口上设有隔膜片,阀杆下端设有阀瓣,阀瓣与隔膜片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阀杆上端设有与阀盖上表面配合的防挤压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的阀瓣与隔膜片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部为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阀杆上设有与阀盖下表面配合的最大开度限定部。
优选的,所述的阀门通过一号连接管连接在U型循环管上,所述一号连接管的长度不大于0.2m。
优选的,所述的阀门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长度不大于0.5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水龙头与医用纯水循环系统之间通过U型循环管连接,U型循环管代替传统连接管,使U型循环管内的水也参与循环,减少了滋生细菌的风险,提高内镜清洗效果,为患者提供无菌检验环境,提供健康安全保障。
(2)阀门采用隔膜阀,使隔膜片上方阀杆、阀瓣等配件不与纯水直接接触,避免了生锈、滋生细菌等污染风险,避免了对纯水的二次污染。
(3)阀杆上端设有与阀盖上表面配合的防挤压限位部,使阀杆下降的最大距离刚好使隔膜片将过水通道关闭,而隔膜片不会受到阀瓣过度挤压,避免隔膜片受到损坏进而弹性降低、使用寿命降低。
(4)阀杆上设有与阀盖下表面配合的最大开度限定部,避免阀杆过度上升带着隔膜片过度上升从而使隔膜片撕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通力达医疗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通力达医疗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24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