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防潮透气的集装箱竹木复合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4594.1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3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陈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青晨竹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防潮 透气 集装箱 复合 底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度防潮透气的集装箱竹木复合底板,具体涉及竹木复合底板领域,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由第一护板层、第一纤维板、第二纤维板、第三纤维板和组合而成,所述第一护板层的底部与第一纤维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纤维板的底部与第二纤维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纤维板的底部与第三纤维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纤维板的底部与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板体的一侧均设有接口,所述板体远离接口的一侧设有弹性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囊、圆盘和透气孔,潮气被干燥剂吸收,实现了板体既防潮又具有较好的透气性的功能,提升板体的透气性能,方便通风,防止竹木复合底板内部发霉,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木复合底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密度防潮透气的集装箱竹木复合底板。
背景技术
竹木复合地板是竹材与木材复合再生产物。它的面板和底板,采用的是上好的竹材,而其芯层多为杉木、樟木等木材。其生产制作要依靠精良的机器设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规范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一系列的防腐、防蚀、防潮、高压、高温以及胶合、旋磨等近40道繁复工序,才能制作成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地板。
但是现有的竹木复合底板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竹木复合板整体主要由木材和竹材组成,具有复合夹层的板材,板材夹层的中间层由于不通气会形成水滴,从而降低了竹木复合底板的防潮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密度防潮透气的集装箱竹木复合底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竹木复合底板的防潮性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防潮透气的集装箱竹木复合底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由第一护板层、第一纤维板、第二纤维板、第三纤维板和第二护板层组合而成,所述第一护板层的底部与第一纤维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纤维板的底部与第二纤维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纤维板的底部与第三纤维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纤维板的底部与第二护板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板体的一侧均设有接口,所述板体远离有接口的一侧设有弹性连接件;
所述第二纤维板的内部固定嵌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数量有多组,多组所述气囊均匀分布,所述气囊的两端分别固定贯穿于第一纤维板和第三纤维板内,所述气囊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圆盘,所述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剂;
所述弹性连接件为球形结构构件,所述板体设有弹性连接件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一侧板,所述弹性连接件靠近板体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板体远离第一侧板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表面开设有与弹性连接件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弹性连接件与卡槽卡接配合。
实施方式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将板体放置好,通过使用另一块板体,并将两者的弹性连接件与卡槽卡接配合,组合成不同大小的竹木复合底板,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拼接的竹木复合底板的大小,当竹木复合板在潮湿环境下使用时,进入到板体内的空气中水蒸气,在气囊的圆盘的组合下,干燥剂将潮气吸收,并通过透气孔排出,有利于提高竹木复合底板的防潮性能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护板层和第二护板层的表面均贯穿开设有多组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与气囊一一对应,便于潮气直接从透气孔中散发排出,提高了通风效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盘的内部贯穿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将气囊的内腔与透气孔相连通,便于干燥剂吸收潮气,提高了板体防霉、防潮的性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口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容纳柱体,所述接口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凹槽一侧的凹腔,所述板体远离接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凹槽以及凹腔相适配的卡接件,便快速的对板体进行拼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件为柱体结构构件,且所述卡接件与凹槽以及凹腔卡接配合,有利于提高拼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青晨竹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青晨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4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