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式工程抢险救援箱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7014.4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0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品潇;高峰;蔡广宇;庞留强;何辉望;赵团团;孙佳俊;于淑黎;王磊;马小娟;豆孝伟;韩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红阳远大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14 | 分类号: | B60P3/14;B60R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王帆 |
地址: | 473300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工程 抢险 救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式工程抢险救援箱组,包括车体、工程机械车、控制箱、救援工具柜、液压泵站,所述车体上一侧设有救援工程柜,另一侧设有工程机械车,所述救援工具柜前面设有控制箱,其后面设有液压泵站,所述救援工具柜上设有卷闸门和自动收放的脚踏板装置,所述脚踏板装置包括四杆机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及脚踏板,所述四杆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力臂、第二力臂、第三力臂、第四力臂及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在救援工具柜上,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在脚踏板上。本新型不仅实现救援工具柜门打开时不占用空间,而且设计自动收放的脚踏板,人站在踏板上,便于快速拿取高层救援工具柜内的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工程救援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式工程抢险救援箱组。
背景技术
工程救援车一般用于军队或灾害救援,一般救援车来到事故现场后,需要快速从携带的救援工具柜内取出工具进行施救,工程救援中需要不同的救援工具陈放箱组,用大小不一的隔板,将箱体分隔成不同的空间,根据需要陈放不同体积的救援工具,箱体一般安装在离地面1.4m的平板车体上,但救援工具柜一般固定在车身上箱体内高处的工具离地面大于2.5m离地面比较高,人体站在地面上,高层的救援工具柜内的工具很难够到,救援人员取救援工具柜内高层的工具时,往往需要借用梯子等外用工具,才能将其取出,这样一来,必然带来救援时间的拖延,有可能错失最佳的救援时机,产生的损失无法估计;另外,因为救援工具柜上的门一般为拉开式结构,所以门拉开后比较占地方,有时候可能会受到空间的影响,影响使用。因此,如何解决救援工具柜内的工具,快速取出,节约救援时间,成为现有技术领域的一个攻关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式工程抢险救援箱组,不仅救援工具柜门打开时不占用空间,而且设计自动收放的脚踏板,人站在踏板上,便于快速拿取高层救援工具柜内的工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式工程抢险救援箱组,包括车体、工程机械车、控制箱、救援工具柜、液压泵站,所述车体上一侧设有救援工程柜,另一侧设有工程机械车,所述救援工具柜前面设有控制箱,其后面设有液压泵站;所述救援工具柜上设有卷闸门和自动收放的脚踏板装置,所述脚踏板装置包括四杆机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及脚踏板,所述四杆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力臂、第二力臂、第三力臂、第四力臂及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在救援工具柜上,所述第一力臂和第三力臂分别与第一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一力臂和第三力臂之间铰接第二力臂,所述第一液压缸一端与第一力臂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三力臂、第二力臂、第四力臂一端铰接于一处,所述第四力臂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在脚踏板上,所述第二固定座一端与第二液压缸铰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另一端与第二力臂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从救援工具柜移动下来时,离地面高度为40cm。
进一步的,所述工程机械车为挖掘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卷闸门和自动收放的脚踏板装置,通过救援工具柜的卷闸门设计,保证卷闸门打开时,不受空间限制,适用空间狭小场所的救援;所述脚踏板装置包括四杆机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及脚踏板,所述四杆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力臂、第二力臂、第三力臂、第四力臂及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液压缸伸缩时,能够控制第一力臂垂直方向上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力臂、第四力臂带动脚踏板垂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液压缸伸缩时,能够控制第二力臂、第四力臂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脚踏板水平方向上移动,最终实现双液压缸能快速的放置和收起脚踏板,放下来能承受人体快速的冲击,收起时不影响卷闸门的门帘落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A-A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红阳远大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阳红阳远大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7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稳定的无人机
- 下一篇:注入设备气体示踪剂填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