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7764.1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4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任敏;颜勇;陈闪毅;李锦坤;李吉;王德旭;蔡木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陆潘冰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装置 及其 分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该分离锥具有内腔以及连通内腔的进气口、排气口和集尘口;进气口位于分离锥的顶端的周向侧壁,排气口和集尘口分别位于分离锥轴向的顶端和底端;分离锥包括沿其轴向布设的至少两段变径段,每一变径段在由分离锥的顶端指向底端的方向上内径逐渐减小。带尘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分离锥的内腔,形成向下运动的旋转气流。向下运动的旋转气流进入变径段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尘污依次与各个变径段的周向侧壁发生碰撞,从而向下坠落,进而从集气口被收集。也就是说,对气流进行至少两次尘气分离,从而有利于提高尘气分离效果,进而避免影响电机寿命和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卫生、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吸尘器逐渐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电器。
一般地,吸尘器具有多层过滤、分离气尘的尘杯装置,进入尘杯装置的气尘,进行旋风分离,尘污收集于集尘室,气体被排出。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尘杯装置,对于部分粒径较小的尘污无法得到分离,会随着气流排出,影响电机使用寿命,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尘杯装置对部分粒径较小的尘污无法得到分离,会随着气流排出,影响电机使用寿命,且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
一种分离锥,具有内腔以及连通所述内腔的进气口、排气口和集尘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分离锥的顶端的周向侧壁,所述排气口和所述集尘口分别位于所述分离锥轴向的顶端和底端;
所述分离锥包括沿其轴向布设的至少两段变径段,每一所述变径段在由所述分离锥的顶端指向底端的方向上内径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锥还包括第一直壁段,每相邻两段所述变径段之间具有所述第一直壁段,所述第一直壁段的内径不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变径段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直壁段的周向内壁光滑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锥还包括位于所述分离锥顶端的第二直壁段,所述第二直壁段的内径不变;
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二直壁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沿切向贯通所述第二直壁段的周向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的横截面呈矩形,且所述横截面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分离锥的轴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直壁段和与其相邻的所述变径段的周向内壁光滑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径段包括两段,所述第二直壁段、其中一段所述变径段、所述第一直壁段及其中另一所述变径段由所述分离锥的顶端至底端依次排布。
一种尘杯装置,包括尘杯及至少一个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分离锥;
所述尘杯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分离锥装配于所述尘杯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尘杯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尘杯内的过滤网罩,所述分离锥设置于所述过滤网罩内;
所述过滤网罩的外壁与所述尘杯的内壁之间界定形成集尘腔。
一种吸尘器,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尘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7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高效散热装置
- 下一篇: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