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脑立体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8500.8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2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微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A61B5/02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丹舟 |
地址: | 3002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立体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脑立体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机构、三维定位机构及辅助机构,其中固定机构、三维定位机构及辅助机构均设置在底板上,三维定位机构设置在固定机构的上方,在所述的底板上开设有横向滑槽,所述的辅助机构滑动设置在横向滑槽中,可滑动至固定机构的上方,三维定位机构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利用固定机构和三维坐标定位机构实现实验鼠的固定,并可以精确有效地对三维坐标进行调节和固定,同时设置有旋转限位盘,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钻头和微量注射器,有效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实验效率。同时通过辅助机构的实验支撑单元及辅助单元实现对实验鼠的头部皮肤支撑功能,且利用辅助单元实现残血收集和实验鼠心跳监测,是一种一体化多功能脑立体定位装置,应有价值高,实际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物实验领域,涉及脑立体定位装置,尤其是一种多功能脑立体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脑立体定位仪又称脑固定装置(英文名:stereotaxic apparatus),它是利用颅骨外面的标志或其它参考点所规定的三度坐标系统,来确定皮层下某些神经结构的位置,以便在非直视暴露下对其进行定向的刺激、破坏、注药物、引导电位等研究。动物脑立体定位仪是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药理和神经外科等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设备,用于对神经结构进行定向的注射、刺激、破坏、引导电位等操作,可用于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建立,癫痫动物模型建立,脑内肿瘤模型建立,学习记忆,脑内神经干细胞移植,脑缺血等研究。
现有技术中的脑立体定位仪存在一些应用上的技术问题:
1、传统的脑立体定位仪,三维定位杆上没有能够锁定刻度位置的结构,坐标调节杆调节好坐标后,如果不小心碰到调节杆,调节杆的坐标发生偏离,导致定位不精准,需要重新定位;
2、传统的脑立体定位仪在构建动物模型过程中,需要根据所选动物头部的大小及动物头骨的硬度,选择不同的钻头定位打孔,选择不同规格的微量注射器向定位孔内注射模型构建所需溶液,这就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换不同型号或规格的钻头和微量注射器,传统的脑立体定位装置,更换钻头和注射器针头时,需要将原来的钻头或注射器拆卸换新,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操作时间。另外,现有技术中用于定位孔打孔的钻头和脑立体定位仪本身是分离的,需要人工手握钻头打孔,打孔时人工手握钻头不能在定位孔的正上方打孔,易造成钻头打的孔与定位孔偏离一定的角度,使打孔不够准确,并且打孔时手握钻头的稳定性也会导致孔位偏离,影响打孔精确性;
3、动物脑立体定位操作首先需要在动物头顶部开口,剥离头骨和皮肤之间的组织露出头骨,根据参考坐标在头骨处定位坐标点,再用钻头在定位点打孔,最后用微量注射器向孔内注射构建模型所需试剂。在脑立体定位操作中,将动物头顶部皮肤开口并进行后续操作时,开口两侧的皮肤需要向两侧撑开,以免覆盖头骨影响定位打孔及注射,传统的脑立体定位装置没有设计撑开开口处皮肤的装置,需要人工用镊子将开口处的皮肤向两侧撑开固定露出头骨,镊子固定皮肤不够牢固,开口两侧的皮肤容易松动,影响后续的定位和打孔操作;
4、由于动物的头部密布着毛细血管,剪开动物头顶部皮肤剥离组织过程中,经常会剪到毛细血管,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另外动物的头骨以下的脑区也分布着各种血管,钻头在坐标点打孔时,钻头也容易触及头骨以下的毛细血管,导致定位孔内的血管破裂出血,出血后血液会覆盖定位孔,使定位孔模糊不清,影响定位和打孔;
5、传统的脑立体定位装置,没有设计残血的收集处理装置,动物头部毛细血管出血后,需要人工夹取止血海绵或棉球止血,止血海绵或棉球止血不够彻底,需要多次反复止血,耗费人力成本和操作时间,影响脑立体定位操作顺利进行;
6、动物脑立体定位过程中,由于动物的个体差异不同,各种客观原因比如麻醉药用量及操作人员的手法都可能导致动物死亡,而传统的脑立体定位装置没有设计动物心跳状态实时监测装置,不能随时监测动物的心跳状态,不能及时发现动物身体虚弱的征兆及时抢救而导致动物死亡,影响实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8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蝶阀放置座
- 下一篇:可换针固定套结构以及钩针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