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管腹壁内固定接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8674.4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2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惠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4 | 分类号: | A61M25/04;A61M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严诚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8***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腹壁 固定 接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管腹壁内固定接引器,涉及导管体内固定技术领域。接引器包括套管臂、定位臂和与套管臂和定位臂连接的施力机构,施力机构用于驱动套管臂和定位臂张合;在使用状态下,接引器在套管臂插入人体的状态下,外露于人体的套管臂的最低部位所在的平面为工作平面,施力机构的覆盖区域的下边缘位于工作平面或工作平面之上。本实用新型缓解了定位臂或套管臂的握持环容易与胸部发生干涉而带来的操作不便的问题,使得操作者在操作套管臂和定位臂张合时,施力机构不易与胸部发生干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管体内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管腹壁内固定接引器。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或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常用而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在腹膜透析前,采用非固定式腹膜透析导管术方法进行腹膜透析导管,即将一根专用的腹膜透析导管植入男患者膀胱直肠隐窝或女患者子宫直肠隐窝。由于腹膜透析导管没有固定在腹腔,植入患者体内腹膜透析导管容易漂浮移位,因此常规非固定式腹膜透析导管术后,大约有15-20%患者发生腹膜透析导管漂浮移位,导致腹膜透析难于进行,需再次手术导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压力。
为了避免腹膜透析导管漂移,CN102836470A(申请公布日2012年12月26日)公开了一种腹膜透析导管腹壁内固定接引器,在该申请所公开的方案中,在腹部切口荷包处,将吻合钳的套管臂放入腹腔前腹壁下方,直到切口下方腹正中线4-6cm处,用套管臂的折弯段将腹壁略顶起,再将吻合钳的套管臂和定位臂咬合;取穿刺针,经定位头的通孔刺入腹壁,进入套管臂的引导斜口;将导丝带引线孔一端插入穿刺针活塞杆的通孔中,导丝经穿刺针和套管臂出腹腔;在用于固定腹膜透析导管的固定线中央打结做一活动小圈环,该小圈环为活结,固定线两端分别穿入导丝的引线孔内,引线孔的大小为可穿4号缝线为宜;保持固定线小圈环在腹腔外,向外拉导丝末端,将固定线两端经吻合钳套管和穿刺针拉出。将吻合钳套管臂退出腹腔。但是,该吻合钳在打开状态下,握持环容易与胸部发生干涉,从而容易带来手术操作中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引器吻合钳,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定位臂或套管臂的握持环容易与胸部发生干涉而带来的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管腹壁内固定接引器,包括交叉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套管臂和定位臂,还包括与套管臂和定位臂连接的施力机构,施力机构用于驱动套管臂和定位臂张合;
其中,在套管臂插入人体的状态下,以外露于人体的套管臂的最低部位所在的平面为工作平面,施力机构的覆盖区域的下边缘位于工作平面或工作平面之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引器吻合钳,通过将用于驱动套管臂和定位臂远离的施力机构设置在工作平面之上,使得操作者在操作套管臂和定位臂张合时,施力机构不易与胸部发生干涉。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套管臂和定位臂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设置;
定位臂的前端设有定位头,定位头用于引导穿刺针刺入人体;
套管臂包括引导斜口、第一折弯部、套管臂中段,引导斜口位于套管臂的前端,第一折弯部位于套管臂中段和引导斜口之间,第一折弯部向定位头开口;
施力机构包括第一施力构件和第二施力构件,第一施力构件用于驱动定位头以实现引导斜口与定位头的张合,第二施力构件用于驱动引导斜口以实现引导斜口与定位头的张合;
定位臂和套管臂枢接,套管臂的用于连接第二施力构件的第二连接部和引导斜口分别位于套管臂的与定位臂的枢接点两侧,定位臂的用于连接第一施力构件的第三连接部和定位头分别位于定位臂的与套管臂的枢接点两侧,第一施力构件位于定位臂的远离折弯部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惠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圣惠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8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