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建筑温控系统用传感器快速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0225.3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7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柯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建筑 温控 系统 传感器 快速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建筑温控系统用传感器快速安装结构,包括主体和安装固定块,所述主体上一体成型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槽、上端面对称贯穿设置有第一圆形通槽,所述插块插接在凹槽中,所述凹槽设置在安装固定块中,所述凹槽底端面对称设置有圆槽、上端面对称贯穿设置有第二圆形通槽,所述圆槽底端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一弹簧,通过本实用新型对于智能建筑温控传感器可以实现安装方便、安装快速、省时省力,并且对于以后的拆卸和更换也是非常便捷,进而保证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建筑温控系统用传感器快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在这其中也需要用到智能传感器设备,对于现有的智能建筑温控传感器通常都是安装在墙壁或者某固定物体上,都是事先打孔再通过螺钉进行安装固定,对于其安装过程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不仅影响传感器的正常使用,当需要进行拆卸和更换时也是非常不便,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建筑温控系统用传感器快速安装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建筑温控系统用传感器快速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建筑温控系统用传感器快速安装结构,包括主体和安装固定块,所述主体上一体成型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槽、上端面对称贯穿设置有第一圆形通槽,所述插块插接在凹槽中,所述凹槽设置在安装固定块中,所述凹槽底端面对称设置有圆槽、上端面对称贯穿设置有第二圆形通槽,所述圆槽底端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挤压片,所述第二圆形通槽上端边侧一体成型对称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中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接卡块,所述卡块一体成型对称设置在固定插柱侧壁上,所述凹槽两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插接有第一滑块、第二滑槽插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滑块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块另一端上端面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滑块在与第一滑块同一端端面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二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通孔与第二圆形通槽、第一圆形通槽、圆槽设置位置相对应、设置组数相同,并且直径也都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截面形状与第一滑槽的截面形状相同,并且第一滑块的长度大于第一滑槽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插柱直径与第二圆形通槽直径相等,并且卡块与卡槽设置位置相对应、横截面形状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与第一圆形通槽相连通设置,并且固定槽与第一滑槽设置位置相对应、槽口截面形状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对于智能建筑温控传感器可以实现安装方便、安装快速、省时省力,并且对于以后的拆卸和更换也是非常便捷,进而保证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前侧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后侧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固定块内部结构连接局部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0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