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汽车侧转向灯外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0782.5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1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朱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吕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50 | 分类号: | F21S43/50;F21V15/01;F21V17/10;F21V17/12;F21V15/04;B60Q1/34;F21W10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俞晨波 |
地址: | 201518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汽车 转向 外壳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汽车侧转向灯外壳机构,包括底板、上壳和加强结构,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壳,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反光槽和安装槽,反光槽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底板上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安装槽,上壳倒扣于安装槽内且与底板固定连接,上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纵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和栅格状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均匀分布在上壳内壁的两侧,横向加强筋呈八字形横向分布在纵向加强筋之间,上壳内表面的顶部设有栅格状加强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壳的内壁设有栅格状加强筋,配合侧壁的纵向加强筋后横向加强筋,并采用劣弧状的弧度凸起,提高上壳表面受力的均匀性,降低上壳受到碰撞而碎裂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汽车侧转向灯外壳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灯是指在车辆转弯时,通过开启相应方向的闪烁指示灯,与前后转向灯配合使用,为后方的汽车司机提供清晰的转向指示,防止汽车追尾事故和撞车事故的发生,来警示车前或车后的行人或车辆。
目前,市场中的汽车转向灯多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制成,由于塑料材质的硬度较低,导致转向灯的结构不足,在碰撞时容易发生损坏,加大了汽车配件的损耗。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汽车侧转向灯外壳机构,通过在上壳的内壁设有栅格状加强筋,配合侧壁的纵向加强筋后横向加强筋,并采用劣弧状的弧度凸起,提高上壳表面受力的均匀性,降低上壳受到碰撞而碎裂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汽车侧转向灯外壳机构,包括底板、上壳和加强结构,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壳,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反光槽和安装槽,所述反光槽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上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上壳倒扣于安装槽内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纵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和栅格状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均匀分布在上壳内壁的两侧,所述横向加强筋呈八字形横向分布在纵向加强筋之间,所述上壳内表面的顶部设有栅格状加强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壳的表面呈弧形向外凸起,所述上壳凸起部分的端面呈劣弧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板的边缘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粘接剂,所述上壳与底板粘接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壳和底板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壳的内壁设有栅格状加强筋,配合侧壁的纵向加强筋后横向加强筋,提高上壳整体的结构强度,通过采用劣弧状的弧度凸起,提高上壳表面受力的均匀性,降低上壳受到碰撞而碎裂的概率,提高侧转向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强度汽车侧转向灯外壳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上壳-2,加强结构-3,反光槽-4,安装槽-5,通孔-6,纵向加强筋-7,横向加强筋-8,栅格状加强筋-9,安装孔-10,橡胶垫圈-11,粘接剂-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吕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吕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0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壳体机油压力传感器的装配结构
- 下一篇:多点式激光料位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