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断面沉降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0932.2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3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孙熙震;朱登元;刘珂铭;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27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断面 沉降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涉及隧道断面沉降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断面沉降监测装置,包括管道,管道呈下端开口的半环状结构,管道的右下端一体设置有注水端,管道的上端中间位置连通外部设置有气管,管道的内圈处呈等距离分布有多组保护轮,管道的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多组相互对称的连接板。本实用新型管道外表面设置有尼龙层,抗腐蚀、耐磨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中管道通过固定板和磁性吸板共同固定在隧道内壁中,实现了双重稳固连接的目的,且管道下端设置有供保护的保护轮,整体的保护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断面沉降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断面沉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201820447737.1,专利名为:隧道断面沉降监测装置的文献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隧道断面沉降监测不方便的问题,但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装置中管道安装在隧道中时容易因地底湿气中等原因造成腐蚀,使用寿命较低;
2.且装置中管道仅用固定件进行固定,固定结构不稳定,且管道容易受压损等,不便于长时间使用。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隧道断面沉降监测装置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断面沉降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断面沉降监测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呈下端开口的半环状结构,管道的右下端一体设置有注水端,所述管道的上端中间位置连通外部设置有气管,所述管道的内圈处呈等距离分布有多组保护轮,所述管道的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多组相互对称的连接板,所述保护轮通过轮轴活动连接在前后对称的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远离保护轮的一端垂直焊接有固定板,所述管道的外层固定设置有尼龙层,尼龙层的外层固定设置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磁性吸板,所述磁性吸板远离管道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护垫,所述注水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进水阀,所述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内气管。
优选的,所述气管呈矩形管状结构,气管的上方卡合密封有顶封盖。
优选的,所述顶封盖的表面设置有多组上下贯穿的气孔,所述顶封盖的底面固定设置有过滤棉层。
优选的,所述内气管呈矩形管状结构,内气管的高度小于气管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内气管的前后侧面分别固定在气管的前后内壁上,内气管的左右两端和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第二单向进水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管道外表面设置有尼龙层,抗腐蚀、耐磨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管道通过固定板和磁性吸板共同固定在隧道内壁中,实现了双重稳固连接的目的,且管道下端设置有供保护的保护轮,整体的保护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管道1、注水端2、气管3、保护轮4、连接板5、尼龙层6、第一单向进水阀7、磁性吸板8、护垫9、轮轴10、固定板11、顶封盖12、气孔13、过滤棉层14、内气管15、第二单向进水阀1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大学,未经临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0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