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0952.X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4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任敏;李锦坤;李吉;王德旭;黄月林;陈闪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装置 及其 分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该分离锥包括:分离锥本体,具有内腔、进气口、排气口和集尘口;进气口位于分离锥本体的顶端的周向侧壁,排气口和集尘口分别位于分离锥本体轴向的顶端和底端;反射屏,配接于内腔内;反射屏与内腔的周向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且开设有多个气流孔。向下的气流中靠近内腔的周向侧壁的带尘气流通过反射屏与内腔的周向侧壁之间的间隙向下运动。同时向下运动的气流中靠近内腔中部的不带尘气流通过反射屏反射而向上运动,进而从排气口排出,不影响继续向下运动的气流,避免了向下运动的气流中的尘污被向上运动的气流带出排气口,提高了气尘分离效果,降低了对电机寿命及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卫生、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吸尘器逐渐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电器。
一般地,吸尘器具有多层过滤、分离气尘的尘杯装置,进入尘杯装置的气尘,进行旋风分离,尘污收集于集尘室,气体被排出。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尘杯装置,对于部分粒径较小的尘污无法得到分离,会随着气流排出,影响电机使用寿命,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尘杯装置对部分粒径较小的尘污无法得到分离,会随着气流排出,影响电机使用寿命,且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
一种分离锥,包括:
分离锥本体,具有内腔以及连通所述内腔的进气口、排气口和集尘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分离锥本体的顶端的周向侧壁,所述排气口和所述集尘口分别位于所述分离锥本体轴向的顶端和底端;及
反射屏,配接于所述内腔内,且将所述内腔分隔为顶部腔室和底部腔室;所述反射屏与所述内腔的周向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且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顶部腔室和所述底部腔室的气流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屏呈锥形,且所述反射屏的锥顶朝向所述分离锥本体的顶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屏呈圆锥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锥本体包括位于所述反射屏与所述进气口之间的至少一段扩散段,每一所述扩散段在由所述分离锥本体的顶端指向其底端的方向上内径逐渐增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锥本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射屏与所述集尘口之间的至少一段颈缩段,每一所述颈缩段在由所述分离锥本体的顶端指向其底端的方向上内径逐渐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锥本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射屏与所述颈缩段之间的缓冲段,所述缓冲段的内径不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气流孔相对所述反射屏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屏的周向边缘凸设有至少两个连接部,每个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反射屏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腔的周向侧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沿切向贯通所述锥形内腔的周向侧壁。
一种尘杯装置,包括尘杯及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分离锥;
所述尘杯的周向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尘杯内的进气孔,所述分离锥设置于所述尘杯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设置于所述尘杯内,所述分离锥设置于所述过滤网罩内;
所述过滤网罩的外壁与所述尘杯的内壁之间界定形成集尘腔。
一种吸尘器,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尘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09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
- 下一篇:一种制动阀活塞固定销拆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