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讯基站通讯供电线缆防干扰绕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1216.6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7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闫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天蓝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星蓝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4 | 代理人: | 陶秋芬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 基站 供电 线缆 干扰 绕线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讯基站通讯供电线缆防干扰绕线器,包括壳体,壳体两侧开设有穿孔,壳体底板内侧设有系列立柱,立柱侧壁固定有系列固定环;固定环设有固定于立柱侧壁的第一半环和与之顶端活动连接的第二半环,第一半环通过固定器与第二半环扣合;本实用新型实施过程中,线缆穿过穿孔之后进入壳体内部,将单股或者同种类不相互干扰的线缆放入同一个固定环内部,卡合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轴柄在弹簧的压迫下与抵接块扣合固定,起到固定作用;当手动按压按片的时候,第二传动杆依次带动伸缩杆和第一传动杆运动,压迫抵接块克服弹簧的压力,不再与轴柄抵接固定,能够分离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不同种类的线束分离固定,有效避免电磁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讯基站通讯供电线缆防干扰绕线器。
背景技术
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空间把其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在高速PCB及系统设计中,高频信号线、集成电路的引脚、各类接插件等都可能成为具有天线特性的辐射干扰源,能发射电磁波并影响其他系统或本系统内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通讯设备采用大量集成电路,工作状态下极其容易收到复杂电磁环境的干扰,由于是通讯设备电缆通讯控制电缆与供电电缆交杂在一起的时候,更加容易产生干扰,导致数据传输错误等设备无法稳定工作的情形。
在公开号为CN206639626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电磁屏蔽效能的航天器用多芯LVDS线缆,由多根LVDS线缆组成,并通过电连接器的尾罩与电连接器本体连接,多束LVDS线缆在连接处剥除自带绝缘层且自带的屏蔽层在多束LVDS线缆的一侧,多束LVDS线缆合并为一束线芯束;线芯束在剥除处由内到外依次被第一隔热层、金属丝层、第一紧固层、第一屏蔽层、防护帘、第二屏蔽层、第二紧固层、第三紧固层和第二隔热层包覆;所述第一隔热层用来阻挡外部热量对线芯束的干扰;所述第一紧固层用来将线芯束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屏蔽层用来覆盖线芯束以减少电磁泄露;所述防护帘用来全面覆盖尾罩和线芯束的连接部分以减少电磁泄露;所述第二屏蔽层是用来覆盖尾罩外侧的线芯束和防护帘以减少泄露;所述第二紧固层是用来固定第二屏蔽层两端处的线芯束;所述第三紧固层是用来固定尾罩末端和屏蔽缠带末端的线芯束;所述第二隔热层是覆盖整个线芯束用来阻挡外部热量对线芯束的干扰。但是此种方式是使用屏蔽线缆,不仅体积大难以布线,而且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一种不需要改变线缆本身结构材质的绕线器,便于夹持绕线的同时能够实现电磁屏蔽,减小电磁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讯基站通讯供电线缆防干扰绕线器,不仅便于夹持绕线,同时还能减小电磁干扰。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通讯基站通讯供电线缆防干扰绕线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开设有穿孔,所述壳体底板内侧设有系列立柱,所述立柱侧壁固定有系列固定环;
所述固定环设有固定于立柱侧壁的第一半环和与之顶端活动连接的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通过固定器与第二半环扣合;
所述固定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插接有轴柄,所述轴柄与本体内腔中的抵接块抵接,所述抵接块在弹簧的压迫下与轴柄侧壁的凹槽插接,所述抵接块固定有与之垂直的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与伸缩杆的活动端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固定部围绕旋转轴自由旋转,所述伸缩杆固定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杆末端固定有按片,线缆穿过穿孔之后进入壳体内部,将单股或者同种类不相互干扰的线缆放入同一个固定环内部,卡合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轴柄在弹簧的压迫下与抵接块扣合固定,起到固定作用;当手动按压按片的时候,第二传动杆依次带动伸缩杆和第一传动杆运动,压迫抵接块克服弹簧的压力,不再与轴柄抵接固定,能够分离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便于拿出线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天蓝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航天蓝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12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