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结牢固的罗马柱包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2268.5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7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双杰 |
主分类号: | E04F13/073 | 分类号: | E04F13/073;E04F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69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结 牢固 罗马 柱包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粘结牢固的罗马柱包柱,包括砖体、凹槽、纵向加强块、凸起、横向加强块和卡槽,所述砖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凹槽,且砖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凸起。本实用新型在砖体底部的纵向位置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纵向加强块,在砖体的底部且位于纵向加强块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加强块,可提高本瓷砖与罗马柱或水泥砂浆之间粘结的牢固性,在砖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凸起,可使砖体嵌入水泥砂浆内的范围更多,进一步提高本瓷砖与水泥砂浆之间粘结的牢固性,同时,其设置的凹槽还可以增加本瓷砖整体的立体感,提高其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罗马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粘结牢固的罗马柱包柱。
背景技术
罗马柱又称为罗马框,由柱和檐构成,柱可分为柱础、柱身、柱头(柱帽)三部分,由于各部分尺寸、比例、形状的不同,加上柱身处理和装饰花纹的各异,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柱子样式,同时,罗马柱还是近年来建材、陶瓷行业的新兴起的一种工艺产品,其主要是仿制了欧式古罗马建筑特别的线条以及纹路,以及结合了现代的工艺技术与审美角度,两者完美的糅合在一起,是古与今穿梭时空的碰撞,其使用的材质通常为自然石材(如大理石、玉石等),人造石(岗石),一般采用机器雕啄大概轮廓,手工精心打磨,在罗马柱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瓷砖将其位于下端的柱体进行包围,但现有的瓷砖与罗马柱或水泥砂浆之间的粘结力较差,从而导致其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脱落,为后续的维修更换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粘结牢固的罗马柱包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结牢固的罗马柱包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粘结牢固的罗马柱包柱,包括砖体、凹槽、纵向加强块、凸起、横向加强块和卡槽,所述砖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凹槽,且砖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凸起,所述砖体底部的纵向位置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纵向加强块,砖体的底部且位于纵向加强块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加强块。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三个,且凹槽的深度为砖体厚度的-倍。
优选的,所述凸起为三角形结构设置,且位于外侧的三角边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砖体的底部还等距分布有多个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砖体底部的纵向位置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纵向加强块,在砖体的底部且位于纵向加强块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加强块,可提高本瓷砖与罗马柱或水泥砂浆之间粘结的牢固性,在砖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凸起,可使砖体嵌入水泥砂浆内的范围更多,进一步提高本瓷砖与水泥砂浆之间粘结的牢固性,同时,其设置的凹槽还可以增加本瓷砖整体的立体感,提高其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部左视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面左视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砖体、2凹槽、3纵向加强块、4凸起、5横向加强块、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双杰,未经谢双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22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摇床
- 下一篇:一种货车油箱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