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自动红外测油仪四氯乙烯相与水相分离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2895.9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9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于盈达;徐峰;马建茹;吴佳鹏;徐珍琪;陈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然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77 | 分类号: | G01N21/3577;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全自动 红外 测油仪四 氯乙烯 相与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红外测油仪四氯乙烯相与水相分离的装置,包括主管分离管和设置于所述主管分离管外围的溢流副管,所述主管分离管包括与蠕动泵连接的进液口和与空气阀连接的空气口以及位于进液口相对一端的主管废液排放管和溢流副管废液排放口;所述主管分离管的下侧设置有与注射泵连接用于注入定容试剂四氯乙烯和抽取分离管中四氯乙烯的有机相抽注液管,所述主管分离管的中部设置有与溢流副管联通的溢流口。该技术方案将新国标方法的定容过程进行了完美的实现,并且可以将所有的萃取液收集到主管中,突破了原有的只可以收集部分萃取液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全自动红外测油仪四氯乙烯相与水相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是全自动红外测油仪全部采用的是由《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研发后改进的仪器,而《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8)国标方法中对测油方法做了很大的改变,该国标方法中引入了测油的定容过程,因此各厂家原有全自动测油仪中有机相与水相的分离装置已经不能满足现状的需要。因此我们设计了新型的用于全自动红外测油仪四氯乙烯与水相分离的装置。
该装置采用玻璃材质,区别于原有的有机相与水相的分离装置,只能收集部分有机相,我们的设计可以收取水样萃取中的所有萃取液,并可对收集的萃取液进行定容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红外测油仪四氯乙烯相与水相分离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全自动红外测油仪四氯乙烯相与水相分离的装置,包括主管分离管和设置于所述主管分离管外围的溢流副管,所述主管分离管包括与蠕动泵连接的进液口和与空气阀连接的空气口以及位于进液口相对一端的主管废液排放管和溢流副管废液排放口;所述主管分离管的下侧设置有与注射泵连接用于注入定容试剂四氯乙烯和抽取分离管中四氯乙烯的有机相抽注液管,所述主管分离管的中部设置有与溢流副管联通的溢流口;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副管的下方设置有副管废液排放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的下方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接有用于调节主管分离管内部压力的二通阀;
进一步的,所述副管废液排放管连接废液瓶,用于排放溢流出的废液,主管废液排放管连接夹管阀,用于排放溢流剩余的并从有机相抽液管抽取完部分萃取液后的废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新国标方法的定容过程进行了完美的实现,并且可以将所有的萃取液收集到主管中,突破了原有的只可以收集部分萃取液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进液口,2、排气口,3、主管分离管,4、溢流副管,5、溢流口, 6、有机相抽液管,7、主管废液排放管,8、副管废液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全自动红外测油仪四氯乙烯相与水相分离的装置,包括主管分离管3和设置于所述主管分离管3外围的溢流副管4,所述主管分离管3包括与蠕动泵连接的进液口1和位于进液口1相对一端的主管废液排放管7;所述主管分离管3的下侧设置有与注射泵连接用于注入定容试剂四氯乙烯和抽取分离管中四氯乙烯的有机相抽注液管6,所述主管分离管3的下方设置有与溢流副管4联通的溢流口5;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副管4的下方设置有副管废液排放管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然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然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2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