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智能送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4239.2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9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梁超;刘哲;李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9/02;A47G2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智能 餐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智能送餐车,包括底座和三个部件或模块:运动部件、送餐部件和收餐部件。其中,底座与运动部件合为一体。运动部件用来进行送餐策划或控制,在保证尺寸适合自主餐厅通道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化地规划、利用托盘空间,解决载量不足的问题,通过模块化组合方法解决单一产品无法同时满足送餐饮、回收餐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智能送餐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智能送餐车载量小,无法满足自助餐厅对运送菜品数量及效率的需求;而现有分层机器人,又无法满足自助餐厅自助取餐的交互需求,也无法满足运送饮料、餐具及餐具回收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送餐车,更好地满足运送餐饮、餐具及餐具回收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智能送餐车包括
一底座,在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用来移动的动力轮和万向轮。
一设置在所述底座下方的用来送餐的运动部件,它包括红外探测器、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的侧面声波探测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后部的后部声波探测器和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前面的前部声波探测器;其中,所述红外探测器、侧面声波探测器、后部声波探测器、前部声波探测器为车辆前行和避障提供数据。
一设置在所述送餐策划运动部件的送餐部件,它包括用来承载餐盘的上托盘、用来承载餐盘的下托盘、取菜验证装置、桌号指示灯、运行指示灯、转向灯、餐饮存放装置;以及
一用来收集用完的餐具的收餐部件,它包括垃圾箱顶盖、红外感应器、垃圾箱侧盖、侧盖机械式开关、用来存放收集餐具的餐具格。
进一步,所述送餐部件与所述运动部件可拆卸连接以便服务员将送餐部件的餐饮送到指定的餐桌。
进一步,所述运动部件上设有无线充电接收端用来对餐车进行无线充电。
进一步,餐饮存放装置包括设置在送餐部件中的所述双层置物架(27)、餐具架,以及上部的饮料机。
进一步,所述取菜验证装置包括4个红外探测器,它们可以探测到有手伸入错误托盘区域,取餐指示灯可提醒用户。
进一步,所述餐具格包括小号餐具格和大号餐具格。
进一步,所述轮盘包括两个动力轮和四个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送餐车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针对现有送餐机器人送餐托盘载量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尺寸适合自主餐厅通道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化地规划、利用托盘空间,解决载量不足的问题;
2.针对现有送餐机器人智能互联程度低的问题,在送餐模式下,通过屏幕、声、光、电等形式与使用者交互,解决人机交互体验差的问题;
3.针对现有送餐机器人功能单一的问题,通过模块化组合方法解决单一产品无法同时满足送餐饮、回收餐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4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蓄电池安全阀
- 下一篇:一种采用大孔状海绵材料的手指式扶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