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抑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4989.X | 申请日: | 201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5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魁;康俊辉;齐炎炎;陈彦廷;王海涛;刘帅;滕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魁;康俊辉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地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工地抑尘设备,针对现有的设备在抑尘过程中使地面变得潮湿,不便于人员行走和施工的缺点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之间固定安装有炮雾机,炮雾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水管的一端,输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的顶部,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吸风口,本实用新型主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对水雾和灰尘进行吸收的装置,使得在进行抑尘工作时,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设备对抑尘过程中附着了灰尘的水进行处理,避免了大量的水落在地面,使得地面潮湿,从而不便于人员行走和施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抑尘设备。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采用吸尘器来对灰尘进行处理,而对于外界的灰尘,如城市道路上的扬尘以及建筑工地施工时产生的大量灰尘,通常采用炮雾机等设备对其进行处理,其原理是利用水雾与灰尘结合,使灰尘颗粒吸水变重,从而降落到地面上,此种方法只需利用机器将水以水雾形式排出,整个过程绿色无污染,能够有效解决灰尘较多的问题。
但类似的设备在运作时,大量水雾结合灰尘后落下,会使得地面变得潮湿,尤其当使用地点在建筑工地时,水雾落地后使地面变得潮湿,不便于人员走动且不利于接下来的施工作业,所以就需要一种新型的建筑工地抑尘设备才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抑尘过程中使地面变得潮湿,不便于人员行走和施工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地抑尘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地抑尘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之间固定安装有炮雾机,炮雾机用来发射水雾,炮雾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水管的一端,输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的顶部,输水管为炮雾机输送水源,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吸风口,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外壳的侧面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柱,第二转动柱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使得第一转动柱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柱转动,第三齿轮位于第二齿轮的远离第一转动柱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柱的远离第一转动柱的一端安装有数个扇叶,所有扇叶共同构成一个风扇,风扇作用时可以使吸风口处产生吸风,所述扇叶的远离第三齿轮的一侧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于外壳的内壁上,过滤网用来阻隔从吸风口吸入的灰尘。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柱,所述第三转动柱上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使得第二转动柱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三转动柱转动,第五齿轮位于第四齿轮的靠近外壳顶部内壁的一侧,所述外壳内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的作用避免灰尘和水接触到部分结构从而影响结构的使用,所述隔板位于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隔板上固定安装有第四转动柱,所述第四转动柱上固定套设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与第五齿轮相啮合,使得第三转动柱转动时,可以带动第四转动柱转动,所述第四转动柱的远离第三转动柱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毛刷。
优选的,所述第四转动柱的远离第三转动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调节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外壳的内壁上,且第一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四转动柱转动安装于第一调节杆的第一通孔内,且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调节杆的一端,第二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四调节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调节杆的一端,第三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四调节杆的另一端,即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第四调节杆共同构成铰链四杆机构,其中第一调节杆固定,第二调节杆绕第一通孔处转动,第三调节杆、第四调节杆随第一调节杆转动而运动,且第四调节杆的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毛刷,所述毛刷与过滤网相配合,过滤网用来过滤灰尘,毛刷用于清理附着在过滤网上的灰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魁;康俊辉,未经张魁;康俊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4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件便于拿取的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林业节水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