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地铁接触网的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5013.4 | 申请日: | 201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8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硕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0 | 分类号: | H01S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地铁 接触 激光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应用于地铁接触网的激光器,包括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还包括非球面镜、第一正镜、第二正镜、鲍威尔棱镜;所述非球面镜与第一正镜通过光纤通信连接;所述光纤的端部与第一正镜之间、第一正镜与第二正镜之间、第二正镜与鲍威尔棱镜之间的间距依次为3.00mm、13.00mm、2.50mm。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地铁接触网的激光器。
背景技术
SCT-SOL系列线型激光器是针对铁路、地铁检测专门研发的一款高性能激光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应用于地铁接触网的激光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应用于地铁接触网的激光器,包括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还包括非球面镜、第一正镜、第二正镜、鲍威尔棱镜;所述非球面镜与第一正镜通过光纤通信连接;所述光纤的端部与第一正镜之间、第一正镜与第二正镜之间、第二正镜与鲍威尔棱镜之间的间距依次为3.00mm、13.00mm、2.50mm。
所述半导体激光二极管、非球面镜、光纤集成于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管内并通过主体壳体封装,所述第二正镜、鲍威尔棱镜通过镜头壳体封装,所述镜头壳体安装于所述主体壳体前端。
所述主体壳体包括安装座、扣在安装座上的外壳,所述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管通过固定座安装于外壳内的安装座上,所述外壳的前端侧壁上开设有透光孔,所述第一正镜通过第一正镜固定套筒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光纤的端部通过FC光纤连接器设置于第一正镜的侧部,且FC光纤连接器的端部位于第一正镜固定套筒内面对所述第一正镜并与第一正镜间隔设置。
所述镜头壳体包括包括两端开口的外固定筒,外固定筒固定在外壳的前端侧壁上且透光孔位于外固定筒内;靠近所述透光孔处的所述外固定筒内固定有所述第二正镜,所述第二正镜外侧的外固定筒内固定有鲍威尔棱镜,所述外固定筒的外侧端部被外扣盖固定,所述外扣盖螺纹连接在所述外固定筒上,与所述鲍威尔棱镜相对设置的外扣盖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供激光线束射出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可满足高速数据采集和高频率精确测量的条件,其激光器机械尺寸可以为145×74×55(mm),重量0.8kg,其小功耗于可用于便携供电系统中,如电池供电,可集成在很小的空间内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各镜片设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应用于地铁接触网的激光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设计的应用于地铁接触网的激光器其激光能量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应用于地铁接触网的激光器,参见图1,图2;
包括半导体激光二极管6、非球面镜5、第一正镜3、第二正镜2、鲍威尔棱镜1;所述非球面镜5与第一正镜3通过光纤4通信连接;所述光纤的端部与第一正镜之间、第一正镜与第二正镜之间、第二正镜与鲍威尔棱镜之间的间距依次为3.00mm、13.00mm、2.50mm。
具体来说,本设计中,其所述半导体激光二极管1、非球面镜5、光纤4集成于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管内并通过主体壳体封装(此技术为现有技术,其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管为现有技术产品,市售均可购买到,本实施例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赘述),所述第二正镜2、鲍威尔棱镜1通过镜头壳体封装,所述镜头壳体安装于所述主体壳体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硕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硕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50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音、散热和防尘于一体的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摆线针轮减速机齿轮检测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