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用浸入式侧喷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6621.7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4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武献民;霍立桥;赵定国;杨帅;赵伟锋;张兵臣;黄伟丽;陈四平;徐子谦;牛跃威;朱云杰;朱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周晓萍 |
地址: | 054009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用 浸入 喷水 | ||
一种连铸用浸入式侧喷水口,设置在结晶器内,包括对称设置的主侧孔,主侧孔截面为矩形或方形,主侧孔的上表面具有上倾角a1,主侧孔的下表面具有下倾角a2,上倾角的度数小于下倾角的度数,上倾角和下倾角相差为3°‑5°;在主侧孔的上部设置副侧孔,副侧孔的通流面积是主侧孔通流面积的1/40‑1/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设置副侧孔,部分钢液自副侧孔流出,提高了上部热量输出,改善钢液的上回流传热,为浸入式水口增加插入深度提供良好的基础;2、主侧孔的上倾角、下倾角采用不同的角度,且上倾角小于下倾角,使得钢液流股向上回流强化,进一步提高了上回流钢液的传热,优化了热流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机浇注过程中优化结晶器钢液流场的装置,特别是连铸用浸入式侧喷水口。
背景技术
连铸生产中,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是连铸连浇顺行、保证铸坯质量的重要生产控制参数。在板坯连铸生产过程中,由于中间包液位具有一定的高度,钢液自浸入式水口的主侧孔进入结晶器时,钢液流股具有一定的速度和角度,冲击结晶器窄面后形成上回流和下回流。下回流形成一定的冲击深度,若冲击深度过深,结晶器内的高温区下移,保护渣熔化受到弱化影响,同时使己凝固的坯壳减薄甚至可能造成二次熔化,发生拉漏几率增大,夹杂物也不易上浮。而冲击深度过小,则会导致液面波动剧烈,出现卷渣现象,夹杂物增多,严重影响连铸坯的质量,连铸拉速也不能有效提高,产量受到影响。因此,插入深度具有矛盾性。目前生产中,合理控制冲击深度对于改善结晶器内部流场尤为重要,但尚不能同时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可以改善结晶器流场的连铸用浸入式侧喷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连铸用浸入式侧喷水口,设置在结晶器内,包括对称设置的主侧孔,主侧孔截面为矩形或方形,主侧孔的上表面具有上倾角a1,主侧孔的下表面具有下倾角a2,上倾角的度数小于下倾角的度数;
在主侧孔的上部设置副侧孔,副侧孔的通流面积是主侧孔通流面积的1/40-1/10。
上述连铸用浸入式侧喷水口,上倾角的度数不小于10°,下倾角的度数不大于20°。
上述连铸用浸入式侧喷水口,副侧孔轴线相对所述侧喷水口的轴线垂直或向上倾斜,倾角a3不大于10°。
上述连铸用浸入式侧喷水口,副侧孔为圆柱形或圆锥形,圆锥形副侧孔的圆锥角为5°—8°。
上述连铸用浸入式侧喷水口,副侧孔轴线至主侧孔轴线的距离为20-50毫米。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优化结晶器钢液流场问题对浸入式侧喷水口结构进行了改进,其有益效果如下:1、设置副侧孔,部分钢液自副侧孔流出,提高了上部热量输出,改善钢液的上回流传热,为浸入式水口增加插入深度提供良好的基础;2、主侧孔的上倾角、下倾角采用不同的角度,且上倾角小于下倾角,使得钢液流股向上回流强化,进一步提高了上回流钢液的传热,优化了热流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优化了上部流场热量分布,因此可进一步增加插入深度,促进高拉速,增加连铸坯产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浸入式侧喷水口,2、副侧孔,3、主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6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调色机的出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攻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