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自动折弯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6743.6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6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国;左国森;单亮;韩康达;石景格;李新勇;武义桥;王晶;孙涛;杨佳;董丽娟;曹艳玮;朱卫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H02G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自动 折弯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自动折弯工装,属于电缆弯曲成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固定板、滑动板、推顶机构、折弯机构和控制器;固定板固设于底座上,固定板设有半圆状的第一凹槽,滑动板滑动设于底座上,滑动板设有半圆状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可在滑动板与固定板接触时与第一凹槽配合形成夹持孔,推顶机构固设于底座上并设有推顶端,推顶端与滑动板连接,折弯机构固设于固定板上,折弯机构设有拨棒和挡面,拨棒拨动电缆接触挡面时实现电缆的折弯,以及电连接并控制推顶机构和折弯机构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自动折弯工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提高电缆的折弯效率,并且由于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同一批次电缆的折弯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弯曲成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缆自动折弯工装。
背景技术
经过调查发现,同轴电缆弯曲半径和弯曲部位都会影响到同轴电缆组件的质量,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当前军工类产品所用同轴电缆的成型主要依靠员工量取尺寸用较简单的工装手动成型,也有部分厂家生产了半自动化设备,这些设备主要依靠电机对同轴电缆进行成型,具有效率高、灵活度高的特点,但是这些设备成本非常高,对产品表面损伤较大,很难满足军工类产品对质量的要求,并且这些设备一般只能用于没有焊接同轴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成型,不能常见型号的同轴电缆进行折弯成型,更不能对普通的电缆进行折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自动折弯工装,旨在提高电缆折弯的效率和确保同一批次电缆折弯后质量相差不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缆自动折弯工装,包括底座、固定板、滑动板、推顶机构、折弯机构和控制器;固定板固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板设有半圆状的第一凹槽;滑动板滑动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动板设有半圆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可在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固定板接触时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形成夹持孔,所述夹持孔用于夹紧电缆;推顶机构固设于所述底座上并设有推顶端,所述推顶端与所述滑动板连接,用于使所述滑动板在所述底座上滑动;折弯机构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折弯机构设有拨棒和挡面,所述拨棒拨动所述电缆接触所述挡面时实现所述电缆的折弯;以及控制器电连接并控制所述推顶机构和所述折弯机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滑动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板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实现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推顶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推顶端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气缸借助于气管和电磁阀与带压气源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轨和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均为T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底座、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滑动板均长方体,所述固定板固设于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滑轨抵接所述固定板并垂直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抵接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端设有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凸板上,所述滑动板顶部的两端设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二凸板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折弯机构还设有外壳和步进电机;外壳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挡面为所述外壳侧面的一部分;步进电机固设于所述外壳内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设于所述拨棒上的连杆,所述拨棒借助于所述连杆绕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电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未弯折时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与所述电缆接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包括防护壳,所述推顶机构设于所述防护壳内,所述防护壳固设于所述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6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