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变形桩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9405.8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5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变形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变形桩监测装置,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卫星定位单元、无线射频通信单元、无线远程传输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所述卫星定位单元、所述无线远程传输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连接。优点为:(1)实时监测位移变化,从发生位移变化到数据传输到中心仅需数秒钟,时效性高,不需要长时间解算。(2)安装环境无要求,不受茂密植被的干扰。(3)现场安装简单,即插即用,不需要立杆和安装太阳能板、充电电池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变形桩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滑坡是常见自然地质灾害,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实时监测滑坡体状态,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滑坡等地质灾害监测主要采用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设备来实现,其原理为通过记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
上述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数据传输带宽要求高,数据解算时间长,时效性差。 (2)安装环境要求高,受干扰性大,植被茂密地区无法使用。(3)现场安装需立杆或基座,安装大功率太阳能板、大容量电池、外置大机箱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变形桩监测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变形桩监测装置,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卫星定位单元、无线射频通信单元、无线远程传输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所述卫星定位单元、所述无线射频通信单元、所述无线远程传输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采用STM32L系列超低功耗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采用低噪声低功耗的三轴MEMS加速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倾角传感器由1个三轴倾角计组成。
优选的,所述供电单元由锂亚电池组成。
优选的,所述无线射频通信单元为LORA无线射频通信模块。
优选的,所述无线远程传输单元为4G全网通模块。
优选的,所述卫星定位单元为北斗和GPS双模定位模块。
优选的,还包括外壳;所述嵌入式微处理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所述卫星定位单元、所述无线射频通信单元、所述无线远程传输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均内置于所述外壳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为采用不锈钢圆锥体和尼龙顶盖。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变形桩监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实时监测位移变化,从发生位移变化到数据传输到中心仅需数秒钟,时效性高,不需要长时间解算。
(2)安装环境无要求,不受茂密植被的干扰。
(3)现场安装简单,即插即用,不需要立杆和安装太阳能板、充电电池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变形桩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9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安装自行转动式吸灰设备
- 下一篇:一种齿条式伸缩侧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