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症监护患者创面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0682.0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8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香漫;王二玲;张宝营;刘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监护 患者 创面 消毒 装置 | ||
一种重症监护患者创面消毒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创面消毒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包括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下的容纳瓶,容纳瓶下端螺纹连接有左右方向的固定块,固定块内开设有与容纳瓶连通的T形槽,固定块下端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且与T形槽连通的漏液孔,固定块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卡扣,两个卡扣之间拆卸连接有位于固定块正下方且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上同轴设有药棉;消毒液从容纳瓶直接流入药棉内,避免多次蘸取消毒液,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药棉在患者皮肤创面进行滚动消毒既增大了消毒面积,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消毒效率与患者的舒适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症监护室消毒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症监护患者创面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重症监护室中,一些被大面积烧伤、烫伤、电伤的患者体表残留大量的创面,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内进行无菌治疗,避免创面感染;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创面进行消毒。
但是,目前的常用的消毒手段为用镊子夹取蘸有消毒液的药棉,一点点对创面进行消毒,而此种方式一次消毒的面积较小,不适合大面积创伤的消毒,消毒效率低,且镊子在消毒时易戳到患者,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重症监护患者创面消毒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创面消毒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下的容纳瓶,容纳瓶下端螺纹连接有左右方向的固定块,固定块内开设有与容纳瓶连通的T形槽,固定块下端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且与T形槽连通的漏液孔,固定块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卡扣,两个卡扣之间拆卸连接有位于固定块正下方且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上同轴设有药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消毒液从容纳瓶直接流入药棉内,避免多次蘸取消毒液,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消毒液被吸附在药棉内,可避免消毒液的肆意流淌,药棉在患者皮肤创面进行滚动消毒既增大了消毒面积,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消毒效率与患者的舒适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下的容纳瓶1,容纳瓶1下端螺纹连接有左右方向的固定块2,固定块2内开设有与容纳瓶1连通的T形槽3,固定块2下端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且与T形槽3连通的漏液孔4,固定块2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卡扣5,两个卡扣5之间拆卸连接有位于固定块2正下方且左右轴向的转轴6,转轴6上同轴设有药棉7。
为了防止消毒液自动流出,所述的T形槽3上侧同轴设有卡环8,卡环8上端经拉簧9连接有可遮挡容纳瓶1出口的挡板10,挡板10的外径小于T形槽3上侧的内径。
为了使容纳瓶1内的消毒液流出,所述的容纳瓶1上端设有上下轴向的伸缩管11,伸缩管1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朝向容纳瓶1的单向阀12。
为了便于压缩伸缩管11,所述的伸缩管11上侧设有左右方向的推板13。
为了对伸缩管11进行限位,所述的容纳瓶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轴向的限位槽14,两个限位槽14的下侧壁分别经弹簧15连接有限位杆16,两个限位杆16上端均贯穿容纳瓶1且与推板13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中心医院,未经郑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0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