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沟槽型铝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1799.0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0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汉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仁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恒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2 | 代理人: | 邓燕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沟槽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热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沟槽型铝热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径为中空设置,所述管体内径环向均布有若干沟槽、该沟槽分隔形成若干凸起;所述管体首尾两端为密封设置,所述管体内径密封填充有冷媒;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热管与冷媒接触面积不够,使得冷媒回流充分快速,在制冷散热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冷媒的性能,采用了沟槽结构结合了凸起扩大接触面积来充分利用冷媒的性能,加强结构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热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沟槽型铝热管。
背景技术
铝热管具有质量轻、等效导热系数高、机械强度高、塑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而备受散热领域人员青睐。但铝金属本身化学反应活性高,在其表面容易形成氧化物薄膜,导致较难在铝热管内部添加毛细吸液芯结构,因此具有多孔腔微通道的铝热管往往抗重力性能很差,不能在逆重的条件下使用,应用范围窄。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341393A,公开了一种多种毛细吸液芯的分离式微通道铝热管管坯及其制造方法,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开了直接在一体式多孔微通道铝热管管壳内部添加毛细吸液芯结构的难题,且在分离后的铝热管外壳添加毛细吸液芯结构的方法更加灵活,可自主选择所需的毛细吸液芯。但在实际使用中,其存在的不足在于,不能充分的利用冷媒来加强铝热管的使用性能,进而导致了整体结构稳定性的不足,使用效果不佳等问题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热管与冷媒接触面积不够,在制冷散热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冷媒的性能,采用了沟槽结构结合了凸起扩大接触面积来充分利用冷媒的性能,加强结构的使用效果的沟槽型铝热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沟槽型铝热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径为中空设置,所述管体内径环向均布有若干沟槽、该沟槽分隔形成若干凸起;所述管体首尾两端为密封设置,所述管体内径密封填充有冷媒。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管体为铝质管体。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沟槽深度尺寸是管体内壁厚度尺寸的5分之1至5分之4。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管体内径通过抽真空后填充冷媒。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沟槽由外到内为依次缩小开设于管体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管体在内径开设了若干沟槽,沟槽是通过拉丝一体成型在管体内径的,制造简单,制造效率高,通过沟槽分隔形成了若干凸起,凸起可提升内径整体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铝热管的使用效果;
2、在管体首尾两端均密封设置,并在管体内径填充了冷媒,冷媒,俗称雪种,是在冷冻空调等系统中用以传递热能,产生冷冻效果的工作流体,能够保证管体的制冷散热效果,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在结合内径的沟槽和凸起结构,使得冷媒与管体内径接触面积更大,更好的将冷媒性能导出;
本实用新型中,解决了现有热管与冷媒接触面积不够,使得冷媒回流充分快速,在制冷散热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冷媒的性能,采用了沟槽结构结合了凸起扩大接触面积来充分利用冷媒的性能,加强结构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管体110、沟槽111、凸起112、冷媒1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沟槽型铝热管,包括管体110,所述管体110内径为中空设置,所述管体110内径环向均布有若干沟槽111、该沟槽111分隔形成若干凸起112;所述管体110首尾两端为密封设置,所述管体110内径密封填充有冷媒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仁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仁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17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检测用台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灌锡钢片接地的F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