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具有多个进料的空气纺纱机的拉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2472.5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0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法比奥·达尼奥洛;卢卡·德奥托;卢卡·德·韦基;路易吉·戈尔加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32 | 分类号: | D01H5/32;D01H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瞿艺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具有 进料 空气 纺纱机 拉拔 设备 | ||
用于具有多个进料的空气纺纱机的拉拔设备,包括:彼此独立的至少第一和第二引入器元件,适于对纺织纤维纱条纺纱的空气纺纱装置,放置在引入器元件和空气纺纱装置之间的拉拔装置,包括多对拉拔辊,其特征在于,一对拉拔辊中的至少一个驱动辊被机械地分为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第一和第二驱动辊可操作地连接至分开的驱动装置,使得可以不同的旋转速度操作以对由第一和第二驱动辊截获的两个纱条进行不同的拉拔度,第一驱动辊与第一空转辊关联且第二驱动辊与第二空转辊关联。本实用新型允许通过保持单根纱条并仅在进料到空气纺纱装置中将它们合并来获得混纺纱,这将在室中将它们混合并因此获得与传统方法相同的结果,同时跳过所有附加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多个进料(feed)的空气纺纱机(例如喷气式的)的拉拔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喷气式纺纱装置由单根纤维纱条产生纱线。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发展领域是由多个纤维纱条获得的纱线,这些纤维纱条可以具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颜色(混色)、不同的质量或甚至是相同的材料。这些多个进料纱条必须适当地拉拔和混合,以使纱线具有所需的特性。
迄今为止,用于获得具有不同颜色或材料的纱条的过程可以是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根据希望获得的百分比率(例如50%的棉和50%的涤纶)对原料进行称重,随后进入纱条的标准生产周期。第二种类型是,准备具有合适的纱线支数的几根纱条,通常数量为六根或八根,随后在并条机上反复对其进行处理,直到获得均匀的纱条。在这两种情况下,结果是,将不同纤维很好地混合的混合材料的纱条用于进料空气纺纱机,例如喷气式纺纱机。然而,上述传统方法在保证获得的纱线的良好质量的同时也是昂贵的,因为各种混合物的结合需要关照和额外的处理。目前,这种类型的已知工艺用于混色型纱线和混纺纱(棉/涤纶、棉/粘胶等)。
此外,已知的解决方案具有需要在单根混合材料纱条上进行机加工的缺点:以这种方式,这种混合纱条在拉拔装置内的引入管受到例如嵌入同一混合纱条中的有色材料的纤维污染。这意味着从一根混合纱条到另一根混合纱条的过渡需要事先清洁引入管,以防止污染随后的纱条。
另外,已知的解决方案需要根据要处理的混纺纱修改纺纱机的校准;这意味着必须根据要拉拔的混合纱条的纱线支数不时更改机器设置。
此外,已知的解决方案不允许将普梳棉用于利用喷气型系统的纺纱,因为纤维长度太短并且均匀性低使得无法在当前的空气拉拔系统上对其进行处理,然而,利用提出的解决方案,将普梳纤维与精梳纤维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即使利用喷气型纺纱系统,也可以进行普梳类型棉的纺纱。
还已知制造一种纺纱装置,其中由相应引入管引入的纱条通过具有分开的电动机的成对拉拔辊彼此分开地拉拔。因此,在将纱条然后进料到纺纱室中之前,这种分离允许根据需求将纱条彼此分开并不同地拉拔。该解决方案无疑使纱线的组成能够以更高的精度进行校准,这是因为在将相同的纱条加入纺纱室中之前,根据相同的纱条的初始特征(纱线支数,颜色、来源)对纱条进行了精确的处理。但是,这种已知的解决方案只有在对各个纱条的各种调整/处理进行了优化并以极高的精度进行区分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在纱条上设置的不同处理实际上必须是可获得的。然而,现有技术的装置不能确保对各个纱条进行差异化处理的精度。换句话说,如果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些已知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将各个纱条上的处理分开来优化纱线的形成,从实际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不可能优化相同纱条上的加工差异,因为已知的设备不允许必要的加工精度,特别是在拉拔方面,以及对根据不同纱线施加的设定变化的必要灵敏度。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感到需要解决参考现有技术所引用的缺点和限制。
这种需求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具有多个进料的空气纺纱机的拉拔设备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空气纺纱机的拉拔设备来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未经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2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模糊逻辑诊断的智能传感器
- 下一篇:公路工程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