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4720.X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5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岩;刘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岩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153000 黑龙江省伊***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护理 废液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操作面板、电控箱、固定座、支撑架、第一收集瓶、吸液管、气压管、第二收集瓶,本实用新型废液收集装置以电控箱表面的操作面板作为控制机构,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垂置于支撑架凹槽内,防漏框板为矩式框架的板面结构,连接层无缝对合,上下板面之间留有空隙层,左右表面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放置凹槽,内侧设有托圈,能够有效提高废液收集瓶的支撑防滑性,外侧设有围护式密封层与弧型垫块,其空隙处垂设有若干限位柱,具有较好的支撑、平衡性能,废液瓶放置面为密封层,能够有效避免漏液从瓶底滴落而污染操作环境的现象,能够提高医护人员操作安全系数与废液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科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属于废液收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院内科中常会收集很多的废液,废液收集处理装置在移动废液时很容易造成废液的溢出,而废液瓶是直接悬置支架中的,导致废液加大了对操作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科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以解决废液收集处理装置在移动废液时很容易造成废液的溢出,而废液瓶是直接悬置支架中的,导致废液加大了对操作环境的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科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操作面板、电控箱、固定座、支撑架、第一收集瓶、吸液管、气压管、第二收集瓶,所述电控箱上设有位于槽面凹壁的操作面板,所述电控箱与底部固定座连为一体,所述固定座一侧设有相间隔排列的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所述气压管安装端与吸液管外部接点相间隔,所述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垂置于支撑架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防漏框板、限位柱、放置凹槽、密封层、弧型垫块、托圈,所述防漏框板内置有左右相间隔排列的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内侧设有环形相连的托圈,所述托圈形状对应且触接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所述限位柱垂设在弧型垫块的左右对应位置上,所述弧型垫块内侧贴合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填置在放置凹槽外环处,所述防漏框板与固定座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收集瓶上端配接有气压管。
进一步地,所述吸液管穿接相连第一收集瓶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弧型垫块安装位于限位柱外部空隙之中。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排列设于放置凹槽外围处。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凹槽上部开口为固定式缺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科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废液收集装置以电控箱表面的操作面板作为控制机构,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垂置于支撑架凹槽内,防漏框板为矩式框架的板面结构,连接层无缝对合,上下板面之间留有空隙层,左右表面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放置凹槽,内侧设有托圈,能够有效提高废液收集瓶的支撑防滑性,外侧设有围护式密封层与弧型垫块,其空隙处垂设有若干限位柱,具有较好的支撑、平衡性能,废液瓶放置面为密封层,能够有效避免漏液从瓶底滴落而污染操作环境的现象,能够提高医护人员操作安全系数与废液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科护理用废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操作面板-1、电控箱-2、固定座-3、支撑架-4、防漏框板-61、限位柱-62、放置凹槽-63、密封层-64、弧型垫块-65、托圈-66、第一收集瓶-5、吸液管-6、气压管-7、第二收集瓶-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岩,未经刘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47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玉米扒皮机
- 下一篇:一种橡胶扭力轴用扭力桥喷漆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