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线电缆施工用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5060.7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2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伟;孙丹;武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泰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0 | 分类号: | B65H49/30;B08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0555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电缆 施工 放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滑轨,且滑轨的下方滑动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设置有内筒,且内筒中部的外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卡接有六个滚珠,且六个滚珠均卡接于卡槽的内部,所述内筒的内壁粘接有海绵圈,所述内筒的内壁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卡条。本实用新型在放线时,线缆的一端穿过海绵圈,通过线缆与海绵圈的相对摩擦对线缆表面的污垢进行清除,内筒通过滚珠与外筒转动连接,工作人员在放线的过程中可以转动线缆,便于消除线缆自身的扭曲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线电缆施工用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387522.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两个固定底座。上述专利中的电缆放线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线缆缠绕的过程中其自身会出现扭曲的状况,上述专利在放线时不便于将这种扭曲的状态消除,电缆的表皮就容易出现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线电缆施工用放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线电缆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轴,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滑轨,且滑轨的下方滑动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设置有内筒,且内筒中部的外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卡接有六个滚珠,且六个滚珠均卡接于卡槽的内部,所述内筒的内壁粘接有海绵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筒的内壁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卡条,且海绵圈通过四个卡条卡接在内筒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筒顶部的外壁焊接有滑块,且滑块套接于滑轨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把手,且把手的中部套接有握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花键连接有摇把,且摇把位于其中一个固定板外侧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两侧均插接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中部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内筒、滚珠和海绵擦,放线时,线缆的一端穿过海绵圈,通过线缆与海绵圈的相对摩擦对线缆表面的污垢进行清除,内筒通过滚珠与外筒转动连接,工作人员在放线的过程中可以转动线缆,便于消除线缆自身的扭曲状态;
2.通过设置滑块和滑轨,外筒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线缆在放线时,线头根据自身的位置会带动滑块移动,避免线缆放线过程受到的阻力过大;
3.通过设置防滑纹,防滑纹对收卷于转轴表面的线缆进行引导,使之可以均匀缠绕,避免线缆堆积缠绕在转轴的其中一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电线电缆施工用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电线电缆施工用放线装置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电线电缆施工用放线装置的内筒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泰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弘泰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50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氧粉末过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康复训练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