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嵌件注塑模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5471.6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7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先创百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许浩达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注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嵌件注塑模芯,其芯板开设有凹槽,凹槽处放置模块;凹槽的中心开设有插孔,插孔插置有用于套装金属嵌件的轴芯;金属嵌件与凹槽间隙配合。由于设计了专用的模芯,实现了在注塑机外进行装卸料作业,避免出现危险事故,模芯结构模块化设计,使装料、注塑和卸料分开操作且能够同时交替地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具体地涉及注塑金属嵌件的模芯。
背景技术
为了节省机械制造成本,一些机械零件由金属嵌件和注塑件组成,嵌件通过注塑成型机将熔融材料与嵌件固化成型金属嵌件注塑品。在汽车或空调制造领域,所需金属嵌件具有内螺纹结构,且注塑件却具有外轮齿结构,这种内螺纹结合外轮齿组合结构的专用零件的制造过程工艺要求较高——至少包括注塑、检测和包装三个步骤,整个工艺过程需涉及注塑模具、注塑机、机械手、检测系统、输送系统和包装机。
其中,注塑环节所用模芯一般固定于注塑机中,需人工将金属嵌件独个旋入注塑模具中以完成上料,待注塑完成后,再经过人工将注塑成型件独个卸下。这种工作方法不仅工作效率低,且人手与注塑机互动非常频繁,可想而知,安全风险存在严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卸料效率高、模块化作业、安全性高的金属嵌件注塑模芯。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嵌件注塑模芯,包括芯板,所述芯板开设有凹槽,凹槽处放置模块;所述凹槽的中心开设有插孔,插孔插置有用于套装金属嵌件的轴芯;所述金属嵌件与凹槽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芯板的周围夹置框架,框架连接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轴芯具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凹槽呈长腰孔形状。
优选地,所述框架滑动地安装于可更换的载体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计了专用的模芯,实现了在注塑机外进行装卸料作业,避免出现危险事故,模芯结构模块化设计,使装料、注塑和卸料分开操作且能够同时交替地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金属嵌件注塑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芯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金属嵌件注塑模芯由框架1、手把2、芯板3、载体4、模块5和轴芯6组成。
载体4的中部开设导槽,导槽插置框架1。框架1由一块端板1.1和两块侧板1.2围合而成,端板1.1的两边连接侧板1.2。两块侧板1.2之间夹置芯板3。
芯板3开设有八个凹槽3.1,凹槽呈长腰孔形状。凹槽排列成两行,凹槽处放置模块5,模块5具有通孔,通孔的直径与金属嵌件的直径相同,通孔与金属嵌件间隙配合。每个凹槽3.1中心开设插孔3.2,插孔3.2插置轴芯6。轴芯6具有螺纹,金属嵌件旋入轴芯6。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先创百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先创百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5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电池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机防尘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