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货车助力装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6043.5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5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启兴;赏鉴栋;邹春勇;邓子文;张涛;郭超;尧木贵;郭芙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B60P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江西省南昌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车 助力 装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助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货车助力装卸装置。一种货车助力装卸装置,包括运货装置和载货装置,其中,所述运货装置安装于车厢体内,所述载货装置活动安装于运货装置上,所述运货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动力轴、升降轴、吊轨、底轨、齿条和拨叉装置,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壳体上,所述动力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安装于壳体内,并与电机相连,所述升降轴上端通过壳体与设置在车厢体内顶面的吊轨相连,升降轴下端与设置在车厢体地面的底轨相连。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大大节省人工的劳动力,提高了货物装卸的效率,同时提高了装卸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助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货车助力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货车大多是采用叉车或人力搬运装卸货物,当劳动力紧缺时无法保证按时完成装卸任务,在装卸不规则或较重的货物时,人力搬运不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货车的货车底板过长,装卸货物时需要从货车的四周进行装卸,且需要在工人的配合情况下进行,有时因货物太重而导致人工搬运费时费力,装卸货物时间长,严重影响到运输的效率,从货车的四周进行装卸时,货物太重可致货车倾斜,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装卸速度快、安全性高的货车轨道式自装卸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货车助力装卸装置,包括运货装置和载货装置,其中,所述运货装置安装于车厢体内,所述载货装置活动安装于运货装置上,所述运货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动力轴、升降轴、吊轨、底轨、齿条和拨叉装置,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壳体上,所述动力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安装于壳体内,并与电机相连,所述升降轴上端通过壳体与设置在车厢体内顶面的吊轨相连,升降轴下端与设置在车厢体地面的底轨相连,所述壳体两端与设置在车厢体两侧壁上部的齿条相连,所述拨叉装置安装在壳体上,拨叉装置的拨叉杆深入壳体内部与升降轴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为两个对半的空腔体对接而成,所述壳体空腔包括设置在中部的动力空腔、设置在两端的传动空腔和贯通上述动力空腔和传动空腔的动力轴空腔,所述吊轨设置在车厢体内顶壁上,所述传动空腔位置顶部的壳体上固定设置有顶部承载架,所述顶部承载架通过顶部承载轮吊装在吊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外壁上,所述动力轴设置在动力轴空腔内,并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在壳体内,动力轴两端设置有伸入传动空腔内的斜齿轮,动力轴中部设置有置于动力空腔内的传动齿轮,与同样置于动力空腔内的电机轴上的传动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轴底部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座,并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底部承载架上,所述底部承载架安装在设置于车厢体地面上的底轨上,所述升降轴上部穿过壳体深入传动空腔内,并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在壳体上,所述升降轴顶部设置成花键轴,该花键轴上套接有可在轴上上下活动的斜齿轮,该斜齿轮可与动力轴上的斜齿轮相啮合;所述升降轴的上方相应位置也设置有一个斜齿轮,该斜齿轮也套接在一个花键轴上,该花键轴通过轴与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顶部,该花键轴上还固定设置有一个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与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过度齿轮相啮合,该过度齿轮穿过壳体与设置在车厢侧壁的齿条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拨叉装置包括拨叉杆、拨叉、控制箱、气泵和气泵传动管构成,所述控制箱固定安装在壳体上,拨叉装置的拨叉杆深入壳体内部,拨叉杆末端设置的两个拨叉分别与升降轴上的斜齿轮和相连升降轴的上方的斜齿轮相连,所述气泵和气泵传动管设置于控制箱内,气泵通过气泵导管与气泵传动管相连,所述拨叉杆安装在气泵传动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载货装置由载货杆和载货台构成,所述载货杆为L形杆,载货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带内螺纹的套筒,所述套筒套接在升降轴上,套筒的内螺纹与升降轴的外螺纹相啮合,载货杆的另一端与载货台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未经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6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健康睡眠的新型睡眠仪
- 下一篇:一种双转子双组叶片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