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6210.6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8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白宝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宝彬 |
主分类号: | F01D1/22 | 分类号: | F01D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窦军雷 |
地址: | 101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动力装置,包括排气管(1)、叶轮(2)、进气管(3)、负压喷射装置(4)、机壳(5)、动力输出轴(6)和若干个叶片(7);若干所述叶片(7)设置在叶轮(2)上,通过所述动力输出轴(6)设置于所述机壳(5)内,且循环液体置于所述机壳(5)下部;所述排气管(1)与所述机壳(5)连通;所述进气管(3)与所述负压喷射装置(4)相连通;所述负压喷射装置(4)与所述机壳(5)相连通。该装置可以加大余压气体的做功能力,大幅提高余压气体的做功效率,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压气体的利用,如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压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余压气体的利用方法主要是采用气轮机或螺杆式膨胀机,通过余压气体带动气轮机叶片旋转做功或者通过气体膨胀推动螺杆旋转做机械功,也可进一步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从而转化为电能。而上述两种方法中余压气体做功效率低、成本高、占地大、设备构造复杂、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动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液动力装置,包括排气管、叶轮、进气管、负压喷射装置、机壳、动力输出轴和若干个叶片;若干所述叶片设置在叶轮上,通过所述动力输出轴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循环液体置于所述机壳下部;所述排气管与所述机壳连通;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负压喷射装置相连通;所述负压喷射装置与所述机壳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动力装置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循环液体相连通且上端口伸出液面。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喷射装置为文丘里喷射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调压阀,可以控制余压气体进入进气管时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可以控制余压气体进入进气管时的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上同时设置有调压阀和流量调节阀,可以同步控制余压气体进入进气管时的压力和流量,保证动能稳定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液体储存在封闭腔体内,还包括泄流口,可排出过多的循环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包括叶轮叶片腔体和储液腔体,所述叶轮叶片腔体与所述储液腔体连通,所述若干叶片设置在所述叶轮叶片腔体内,循环液体置于储液腔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喷射装置包括出气端和进液端,所述出气端和所述进液端分别与所述机壳连通,且所述进液端低于循环液体液面。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喷射装置伸入所述机壳内包括出气端和进液端,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叶轮叶片腔体连通,所述进液端与储液腔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负压喷射器工作时产生的负压将液体吸入喷射器喷管,液体会与余压气体从负压喷射器喷口形成气液混合射流,因液体密度大,故可形成比单纯气体更大的射流动能。气液混合射流冲击叶轮叶片高速旋转,气液混合射流中的液体碰到机壳壁后会迅速沉降到循环液内再次参与循环,多余的余压气体会经过排气管排出。由于循环液体和余压气体共同作用在叶轮叶片上,可以加大余压气体的做功能力,大幅提高余压气体的做功效率,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
目前对于余压气体的利用是国家节能减排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举措,该机的推广对于环境保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宝彬,未经白宝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62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更换模具的3D激光快速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财务用自动盖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