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组织光谱检测的手持式光纤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8184.0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3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李治;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3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组织 光谱 检测 手持 光纤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仪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组织光谱检测的手持式光纤探头,包括双包层光纤、透镜、检测口和封装外壳,所述双包层光纤包括入射纤芯和出射纤芯,所述封装外壳为吸光材质,有效避免产生反射光干扰。激发光自入射纤芯进入,经透镜准直、会聚照射至检测口处待测组织样品上,样品上产生的散射信号经透镜准直、耦合至出射纤芯。采用所述结构,使探头体积小巧,检测光路简单化且有效保证光能量利用性,同时有效降低环境因素影响,增强信号强度,提高检测系统的灵敏度与信噪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组织光谱检测的手持式光纤探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谱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检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尤为应用较为普遍的是反射光谱、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检测技术。这几种技术的原理是当探测光到达组织内部一定深度时,部分光被组织吸收而其余光被散射回组织表面。散射光子包含了生物组织的重要信息,基于散射光谱测量的无创或微创检测可以获得有关人体生理的多项参数,通过对比检测样品组织与同体原位正常组织散射光谱,根据其中有着异常差异的生理参数可以提供一定的临床鉴别诊断。这类技术由于其原理较为简单且操作方便、即时准确在体无创检测等优点在生物组织的病理检测和临床诊断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组织光谱检测研究中,光纤探头对于最终得到的光谱信息准确性的保证至关重要。光纤探头接收散射光子的传输路径对检测灵敏度影响较大,而传统的检测探头分辨率和灵敏度较低,且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结构简单化且高灵敏度与信噪比的用于组织光谱检测的手持式光纤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组织光谱检测的手持式光纤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包层光纤、透镜、检测口和封装外壳,所述双包层光纤包括入射纤芯和出射纤芯,光从入射纤芯进入,经透镜准直、会聚照射至检测口处待测样品上,待测样品上产生的散射信号经透镜准直、耦合至出射纤芯。
进一步地,所述双包层光纤口径大小可选,用于传递光源。
进一步地,光纤和透镜形成的光路传播路径密闭于外壳体内,简化了装置的光路结构,且避免了散射光在空气中传输,容易受灰尘、外界光线以及振动的干扰,同时采用吸光材质,避免产生反射光干扰,导致系统的信噪比低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透镜为自聚焦透镜,通过适配器安装在外壳体内,拆卸方便,用于光的准直、聚焦,且选用焦距、直径型号可选的透镜,即使其尽可能多的收集散射光,提高光能量利用性,有效提高装置灵敏度。
优选的,探头前端即检测口处封装外壳为一次性保护壳,可拆卸替换,有效避免检测不同待测样品而造成的污染与误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光路结构简单化且有效保障了系统灵敏度,实现对待测组织的在体原位快速检测。
2、整个光路结构封装于吸光材质的外壳体内,有效避免了样品散射信号在空气中传输,容易受灰尘、外界光线以及外壳壁的反射信号的干扰,导致系统的信噪比低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简化了光路结构的同时提高了光能量利用率,保证了系统灵敏度与信噪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组织光谱检测的手持式光纤探头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组织光谱检测的手持式光纤探头的光纤剖面示意图。
其中:1-双包层光纤;101-入射纤芯;102-出射纤芯;2-透镜;3-检测口;4-封装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未经广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81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弹性纸尿裤
- 下一篇: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用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