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射击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8715.6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4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卢顺鹏;陈宗仁;叶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华智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J1/00 | 分类号: | F41J1/00;F41J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陶小丽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射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射击靶,包括靶体,所述靶体底部朝向射击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改变子弹轨迹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钝角,该挡板的作用在于,当子弹没有中靶而射击到挡板上时,由于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钝角,能够改变子弹的运动轨迹,使子弹朝远离射击者的方向移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击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安全射击靶。
背景技术
射击项目是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中的重点运动项目,全国体育界对射击项目的训练都十分重视,并且慢慢地也普及到人们生活和娱乐当中,现有的射击靶一般是较为大型的且固定放置在室内的,不适合家庭使用,于是小型的射击靶慢慢地出现在市场上,供儿童或者成人训练玩耍,一般小型的射击靶采用的是塑料制成的子弹配合玩具枪射击,子弹射到射击靶的某些位置时,容易按照原来的射击轨迹反弹回来,对射击者来说是一种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射击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射击靶,包括靶体,所述靶体底部朝向射击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改变子弹轨迹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钝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具有吸收冲击力的缓冲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靶体包括底壳以及可转动设置在底壳上的射击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射击板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靶体底部朝向射击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改变子弹轨迹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钝角,该挡板的作用在于,当子弹没有中靶而射击到挡板上时,由于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钝角,能够改变子弹的运动轨迹,使子弹朝远离射击者的方向移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安全射击靶,包括靶体1,所述靶体1底部朝向射击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改变子弹轨迹的挡板2,所述挡板2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钝角,该挡板2的作用在于,当子弹没有中靶而射击到挡板2上时,由于挡板2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钝角,能够改变子弹的运动轨迹,使子弹朝远离射击者的方向移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挡板2上设置有具有吸收子弹冲击力的缓冲部,该缓冲部可采用海绵、硅胶、塑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靶体1包括底壳11以及可转动设置在底壳11上的射击板12,射击板12设置为可转动的好处在于,射击板12受到子弹射击时会倒下,子弹的部分力用于推动射击板12倒下,同时也会改变掉子弹的轨迹,若是射击板12设计为固定连接方式的话,子弹与射击板12之间的反作用力较大,且子弹容易按照原轨迹反弹,增加了危险性。
优选的,所述射击板12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或方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华智云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华智云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8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磁力传动的射击靶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机加工自动化机器人末端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