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扁平电缆接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8879.9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8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叶世安;杨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宝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林志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扁平 电缆 接地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柔性扁平电缆接地结构,包括导体层、固定于所述导体层两端的两加强铝箔、贴覆在所述导体层一面上并连接于两所述加强铝箔之间的导电屏蔽层,以及,贴覆在所述导体层另一面的加强层。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可导电的导电屏蔽层连接在两加强铝箔之间,因此可以直接形成导通,无需进行镭射切割,省去镭射工艺,可节省步骤减少时间,同时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扁平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扁平电缆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柔性扁平电缆线接地是为保证有效保障在TV终端上符合EMI/EMC标准,接地要求将导体层两端的铝箔板导通起来,目前的一种接地工艺方式如图1中所示,是在导体层两端贴铝箔补强板,在导体层上贴上不导电的屏蔽层,在屏蔽层上采用镭射工艺切割出两个窗口,然后再在屏蔽层上再贴上导电铝箔以将两个窗口下的两铝箔补强板连通。但是这种工艺方式中需采用镭射切割进行处理,导致工艺难度加大,成本提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需镭射切割的接地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镭射切割的接地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扁平电缆接地结构,包括导体层、固定于所述导体层两端的两加强铝箔、贴覆在所述导体层一面上并连接于两所述加强铝箔之间的导电屏蔽层,以及,贴覆在所述导体层另一面的加强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可导电的导电屏蔽层连接在两加强铝箔之间,因此可以直接形成导通,无需进行镭射切割,省去镭射工艺,可节省步骤减少时间,同时降低了成本。
较佳地,所述加强铝箔的外端面与所述导体层的外端面平齐。
较佳地,所述加强铝箔沿所述导体层的横向呈多个矩形条排列而成的结构。
具体地,多个所述矩形条间隔排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缆中接地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柔性扁平电缆接地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扁平电缆接地结构,包括导体层1、固定于所述导体层1两端的两加强铝箔2、贴覆在所述导体层1一面上并连接于两所述加强铝箔2之间的导电屏蔽层3,以及,贴覆在所述导体层1另一面的加强层4。
较佳地,所述加强铝箔2的外端面与所述导体层1的外端面平齐。所述加强铝箔2沿所述导体层1的横向呈多个矩形条排列而成的结构,并且,多个所述矩形条间隔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可导电的导电屏蔽层连接在两加强铝箔之间,因此可以直接形成导通,无需进行镭射切割,省去镭射工艺,可节省步骤减少时间,同时降低了成本。另外,本柔性扁平电缆接地结构中增加了位于导体层1背面的加强层4,可以弥补正面不贴覆铝箔层而可能导致的线材硬度不足的问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宝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宝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88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学教学用辅助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总线型直流无刷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