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稳定的通信管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9504.4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8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冯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坦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稳定 通信 管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管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安装稳定的通信管道结构,包括管道、分别设置于相对设置的两管道的端口处的法兰盘以及设于法兰盘的固定组件;两管道的端口处的法兰盘通过两个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连接板,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呈相对设置,且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形成有用于夹住两个法兰盘的空间;连接板的一侧固设于第一夹板的一侧,第二夹板的一侧滑移连接于连接板,且第二夹板可沿朝向或远离第一夹板的方向滑移,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通过一连接组件固定于两个法兰盘。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提高管道之间的法兰盘的连接稳定性,从而使得通信管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管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安装稳定的通信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和计算机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城市区域内通信光缆网的需求不断加大,原有的城市通信管道设施已远远无法满足通信新建光缆网的需求,传统光纤网络的铺设一是采用在道路或行人道上破路挖沟,以埋设通信管道,然后在管道内架设光缆,管道对光缆起到保护作用。
现有的许多通信管道连接结构都是通过两管道的法兰盘通过螺纹连接进行固定,并没有其他对连接处的加固措施,这样的连接结构当埋于地下多年后会很容易由于法兰盘之间发生松动,导致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稳定的通信管道结构,有利于提高管道之间的法兰盘的连接稳定性,使得通信管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安装稳定的通信管道结构,包括管道、分别设置于相对设置的两管道的端口处的法兰盘以及设于法兰盘的固定组件;两管道的端口处的法兰盘通过两个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连接板,所述第一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夹板呈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形成有用于夹住两个所述法兰盘的空间;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设于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滑移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且所述第二夹板可沿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板的方向滑移,所述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通过一连接组件固定于两个所述法兰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两个管道通过法兰盘进行连接之后,工作人员再使第一夹板的端面抵触于其中一个法兰盘的端面,然后再将第二夹板沿朝向第一夹板的方向滑移直至第二夹板抵触于另一个法兰盘的端面,此时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共同配合夹住两个法兰盘,下一步再使用紧固件将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固定在两个法兰盘上,从而实现对法兰盘的连接起到加固作用,有利于提高管道之间的法兰盘的连接稳定性,使得通信管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以及两个第二螺母,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二螺母螺接配合的螺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夹板、两个法兰盘以及第二夹板,且当所述第二螺母与连接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螺母抵触于第二夹板,另一个所述第二螺母抵触于第一夹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两个法兰盘安装好后,工作人员先使得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配合夹住两个法兰盘,下一步将连接杆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夹板、两个法兰盘以及第二夹板,并使得两个第二螺母分别和连接杆的两端螺纹连接直至两个第二螺母分别抵触于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从而实现将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固定于两个法兰盘。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端面沿朝向或远离第一夹板的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夹板的侧壁对应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滑槽滑移连接的滑块,所述滑槽远离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为供所述滑块插入的插入端,所述滑槽的另一端为抵接端,所述滑块抵触于所述滑槽的抵接端时,所述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夹住两个所述法兰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与滑块配合设置,使得第二夹板在滑移过程中更加稳定;同时,滑槽远离第二夹板的一端为供滑块插入的插入端,当第二夹板出现损坏时,工作人员可对第二夹板进行更换即可,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夹板以及连接板能够循环使用,有利于满足环保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坦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坦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95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信管道阻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