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混凝土管节的浇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0203.3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9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荣;邓志云;韩亚峰;陈鹏;杜利兵;周小涵;庄炀;缪露丽;景瑞;熊飞;严如;曹郭俊;刘鎏;黄建林;任联玺;杨庆辉;江南;白继军;张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观景口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82 | 分类号: | B28B21/82;B28B21/56;B28B21/14;B28B21/16;B28B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混凝土 浇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直径混凝土管节的浇筑模具,属于钢筋混凝土管节制备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浇筑模包括水平基座、内模具、外模具以及操作平台板,所述内模具与所述外模具通过模具定位装置固定在水平基座上,所述操作平台板完全覆盖所述内模具竖向木条顶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所述的浇筑模具制备大直径混凝土管节。本实用新型的浇筑模具具有安拆方便、强度高、能重复使用的优点,相比于现有的定型钢模具或者其他材料的模具,本模具显著降低了管节制作成本;同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浇筑模具制备的室内试验用大直径混凝土管节,有利于制作尺寸合格、质量可靠的管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混凝土管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混凝土管节的浇筑模具。
背景技术
顶管作为一种非开挖技术,因其能节省工期、减少投资,且环境影响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市政工程中。同时,伴随着膨润土技术、中继间的应用,超长距离顶管工程也应运而生。然而,随着顶管埋深增加、地质条件复杂化,顶管顶力也逐渐增大,同时因为顶管轴线偏差,造成偏心受压,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管节开裂时有发生,对管道的运营维护造成了一定的隐患。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能有效抑制裂缝产生、扩展的材料,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程建设中,然而,其在顶管工程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有必要开展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纤维混凝土管节的基本力学性质。一般常用三点试验法获取混凝土管节裂缝荷载以及极限荷载,为了进一步研究纤维对混凝土管节裂缝荷载、极限荷载的提升,可以制作纤维混凝土管与普通混凝土管,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当室内试验用混凝土管节的尺寸较大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侧压力会比较大,这就需要用于浇筑的模具具有较大的刚度。
然而,传统的定型钢模具,例如:CN 105196412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节浇筑模具,包括:底模,底模呈环形,底模中间包含一圈环状凸起;基础外模,固定于底模外侧;内模,固定于底模内侧;插口模,固定于外模顶部,插口模包括一道密封槽;插口可扩展模,可拆卸固定于插口模的密封槽,插口可扩展模包含至少两道密封槽;其中,在不将插口可扩展模固定于插口模时,通过模具浇筑出的管节的承插口包含一道密封槽;在将插口可扩展模固定于插口模时,通过模具浇筑出的管节的承插口包含至少两道密封槽。
上述传统的定型钢模具,不仅质量重、价格昂贵,且内模具拆卸十分不便,给管节试件制作造成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混凝土管节的浇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大直径混凝土管节的浇筑模具,所述浇筑模具包括水平基座1、内模具、外模具以及操作平台板10,所述内模具与所述外模具通过模具定位装置4固定在水平基座1上,所述内模具包括两个半圆的铁皮2与铁皮内部的竖向硬质条状物3;所述外模具包括两个半圆的铁皮2与铁皮外部竖向硬质条状物3;所述操作平台板位于所述内模具的竖向硬质条状物顶部。
进一步,所述水平基座为硬质厚木板。
进一步,所述水平基座的厚度不小于5cm。
进一步,所述内模具的直径DN与制备的目标混凝土管节的内径相等,所述的外模具的直径DW与制备的目标混凝土管节的外径相等。
进一步,所述铁皮2与竖向硬质条状物3通过射钉11固定,内模具中所述两个半圆的铁皮的连接处设置有竖向橡胶条9,外模具中所述两个半圆的铁皮的端部连接处设置有两个紧密贴合的竖向硬质条状物3以实现端部密封。
进一步,所述竖向硬质条状物3为木条。
进一步,所述铁皮的厚度为2~3cm。
进一步,所述模具定位装置包括外模具定位装置与内模具定位装置,所述外模具定位装置与内模具定位装置均包括四个固定在水平基座上的方形木块,所述方形木块中相邻木块之间呈90°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观景口水利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学;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观景口水利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0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装配台架
- 下一篇:一种高温冶金生产用机器人多层次热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