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件机器人柔性打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0913.6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9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刘小龙;李志宏;张东阳;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1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机器人 柔性 打磨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铸件机器人柔性打磨单元,包括用于待处理铸件上下料的上下料转台及用于通过夹具夹持待处理铸件以进行打磨的机器人,用于对待处理铸件进行打磨的至少两个固定式动力头,以及用于转接切换的转接支架。本实用新型针对小型铸件的打磨作业,通过利用现有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布局,采用单台机器人以多功能夹具夹持铸件的方式进行打磨,在不损失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大幅节省了占地面积和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打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铸件机器人柔性打磨单元。
背景技术
铸件飞边毛刺的打磨作业具有粉尘和噪音污染严重的特点,造成该工序从业人员职业病高发,也使企业能耗居高不下、废弃物排放严重超标;另一方面繁重的体力作业使该工序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工作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针对这一问题,部分企业开始采用自动化打磨设备来代替人工作业。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化设备主要分两大类:组合机床式打磨设备和机器人打磨单元,前者适合于规格统一的大批量生产,后者的柔性更好,可适用于多品种的交替生产。
在机器人打磨单元这条工艺路线上,又分为机器人用多功能夹具来夹持铸件和机器人用夹具来夹持动力头两种工作方式。对于小型铸件,通常采用机器人用多功能夹具夹持铸件的方式进行打磨作业:固定式动力头可以对于铸件上位于机器人夹具外侧的部位进行打磨,但无法打磨到位于机器人夹具里侧的部位。为此,一般需要设置两个或多个机器人打磨工位对铸件上的不同部位进行接力打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小型铸件机器人柔性打磨单元。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铸件机器人柔性打磨单元,包括用于待处理铸件上下料的上下料转台及用于通过夹具夹持待处理铸件以进行打磨的机器人,用于对待处理铸件进行打磨的至少两个固定式动力头,以及用于转接切换的转接支架。
所述铸件机器人柔性打磨单元,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除尘隔音罩,所述除尘隔音罩的一侧面上形成上下料孔,所述上下料转台设置在所述上下料孔的位置。
其中,所述上下料转台的台面中间位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有工件定位胎具;在打磨过程中,所述隔板的两侧的工件定位胎具分别处于除尘隔音罩的里侧和外侧。
其中,所述上下料转台设在驱动电机,以驱动所述上下料转台旋转。
本实用新型针对小型铸件的打磨作业,通过利用现有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布局,采用单台机器人以多功能夹具夹持铸件的方式进行打磨,在不损失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大幅节省了占地面积和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铸件机器人柔性打磨单元的俯视布置结构图;
图2所示为实用新型的铸件机器人柔性打磨单元的侧视结构图;
图3所示为上下料转台的轴测图;
图4所示为上下料转台的主视图;
图5所示为上下料转台的俯视图;
图6所示为上下料转台的侧视图;
图中:1.除尘隔音罩 2.机器人 3.夹具 4.上下料转台 5.第一固定式动力头 6.转接支架 7.第二固定式动力头 40下料转台机架 41.工作台面 42.驱动电机 43.中间隔板 44.定位胎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0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