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插管引导丝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0970.4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5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闪闪;陈永帅;靳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1/00;A61M1/00;A61M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插管 引导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引导丝,包括引导丝本体,所述引导丝本体包括内芯和包覆在所述内芯外部的薄壁管,所述内芯包括管芯,所述管芯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管芯的另一端设置有接头;所述薄壁管设置有注药管和吸痰管,所述薄壁管位于插入端靠近端头位置的外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表面设置有气孔;所述薄壁管位于插入端的端头位置设置吸痰口。本实用新型在引导气管插管时,由于其具备弹簧的插入端较为柔软,可以减轻对患者口咽部的挫伤,并且具有给药气囊,可在口咽部进行给药表麻,减轻喉反射;同时管体还设置有有吸痰口,可吸引口咽部分泌物,保证口咽部的清洁和插管视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引导丝。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是急诊医学、重症医学、麻醉医学等工作中重要的基本技术技能,对于重建呼吸通道,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气道内给药,安全转运,保证抢救成功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气管插管作为插管相对较软,插入端为约45°斜面,末端连接供氧装置,使用气管插管没有强调使用导丝,也未作相关规定和设计。现有的引导丝作为一根细长的导丝,操作时为避免导丝损伤组织,导丝顶端不能超过气管插管病人端开口;由于现有气管插管插病人端相对较软,穿透力弱;又由于插管病人端斜面尖而锐,插管时容易造成对咽喉部粘膜组织损伤,加重局部水肿,从而使插管难度更大,插管成功率也进一步降低。而且,现有用于插管引导的导丝为外套管包裹实心铁丝制成,只有对插管塑形的功能,材质偏硬,易于塑形插管,但会挑起会厌,易损伤口腔黏膜,导丝只能对气管插管进行塑形,不具有口咽部吸痰、供氧、咽喉部表麻功能,且多为实心导芯,不能下吸痰管进行口咽部吸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引导丝,在引导气管插管时,由于其具备弹簧的插入端较为柔软,可以减轻对患者口咽部的挫伤,并且具有给药气囊,可在口咽部进行给药表麻,减轻喉反射;同时管体还设置有有吸痰口,可吸引口咽部分泌物,保证口咽部的清洁和插管视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管插管引导丝,包括引导丝本体,所述引导丝本体包括内芯和包覆在所述内芯外部的薄壁管,所述内芯包括管芯,所述管芯为中空结构,所述管芯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管芯的另一端设置有接头与氧气源连接,所述管芯设置有弹簧一端为引导丝本体的插入端;
所述薄壁管设置有注药管和吸痰管,所述薄壁管位于插入端靠近端头位置的外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表面设置有气孔,使得所述气囊内的药物通过所述气孔缓慢均匀的释放至插入端的端头位置,所述气囊的内部与所述注药管连接,所述注药管的另一侧设置有注药接头;
所述薄壁管位于插入端的端头位置设置吸痰口,所述吸痰口与所述吸痰管连接,所述吸痰管的另一端设置吸痰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与所述管芯通过焊接或镶嵌方式成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吸痰管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注药管的截面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气囊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吸痰管的截面为椭圆形。
进一步的,注药管的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09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