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红外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1135.2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2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文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国清 |
主分类号: | F24C7/08 | 分类号: | F24C7/08;F24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加热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红外加热炉,其包括:底座、隔热组件、发热板、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一侧上,所述隔热组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板盖在所述隔热组件上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发热板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采用以上设计,利用纳米镀膜发热和微孔纳米隔热材料隔热,实现可保温可加热,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红外加热炉。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保温底座因技术原因,不能得到高温加热,大都为55°的保温,且因不能解决隔热的问题,功率大都较低只有18W左右,无法使用高功率加热,导致不能煮沸。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因此,现在亟需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远红外加热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远红外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红外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加热炉包括:
底座、隔热组件、发热板、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一侧上,所述隔热组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板盖在所述隔热组件上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发热板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盖和铝合金边框;所述铝合金边框与所述底盖的边缘连接,所述底盖的中间设有容纳型腔,所述容纳型腔与所述隔热组件匹配;所述铝合金边框的一侧上设有绝缘触摸按键,所述结缘触摸按键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盖的底部四周分别设有防滑垫,所述底盖的底部上还设有重力微动开关,所述重力微动开关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微孔纳米隔热板、云母片、云母反射板;所述云母片设置在所述微孔纳米隔热板的底面,所述微孔纳米隔热板的顶面设有凹槽,所述云母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凹槽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感温热电偶;所述感温热电偶穿过所述微孔纳米隔热板和所述云母反射板;所述感温热电偶上还盖有绝缘陶瓷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盖的底面设有若干散热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板为微晶玻璃,所述发热板的底部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输入电极,所述发热体与所述输入电极电连接,所述输入电极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隔热组件、发热板、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一侧上,所述隔热组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板盖在所述隔热组件上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发热板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采用以上设计,利用纳米镀膜发热和微孔纳米隔热材料隔热,实现可保温可加热,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底座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发热板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截面示意图。
图中:
10、底座;11、底盖;111、防滑垫;112、散热孔;113、重力微动开关;114、容纳型腔;12、铝合金边框;121、绝缘触摸按键;
20、隔热组件;21、微孔纳米隔热板;211、凹槽;22、云母片;23、云母反射板;24、感温热电偶;25、绝缘陶瓷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国清,未经文国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1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香干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