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桡动脉穿刺体位垫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2441.8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7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丹;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杨晓磊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桡动脉 穿刺 体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桡动脉穿刺体位垫,包括束带、旋钮和壳体,所述旋钮的一侧中心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壳体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开设有以弧形槽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对称的通孔,所述束带的两端分别通过通孔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束带的两端均粘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圈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外侧壁,所述转轴的外侧壁焊接有主动齿轮;病人的手臂放置于凹槽中,手背自然贴合于弧形槽的表面,手指由束带下侧穿过,通过旋转旋钮,带动转轴和转盘,使束带收束,通过固定齿轮固定主动齿轮、转轴和转盘,从而固定束带,固定病人的手指,限位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桡动脉穿刺体位垫。
背景技术
桡动脉是肱动脉的终支之一,较尺动脉稍小。桡动脉长约21.2厘米,起端外径约0.3厘米。肱动脉分出后,行向外下,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位于桡侧腕屈肌与肱桡肌之间,至桡骨下端斜过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至手背后进入解部学鼻咽窝,穿第1掌骨间隙入手掌深部,分出拇主要动脉后,即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成掌深弓。桡动脉在桡骨下端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位置较浅,是扪脉和穿刺的理想部位。桡动脉有恒定的二静脉伴行。自肘窝中心以下2.5厘米处向外下至桡骨茎突的内侧划一直线,为桡动脉的体表投影,在临床工作中危重患者的监护常常需要建立动脉通路,桡动脉是临床上动脉穿刺首选部位。现有的,一般医院的医生用布类裹成一个圆筒形状做成了一个腕垫,垫在病人手腕下面,并用胶带固定住病人四指,防止穿刺时病人神经反射使手指并拢,影响穿刺,手腕放置好后,医生进而通过触摸找到病人的桡动脉,准备穿刺,但是这种方法病人手指不容易固定,限位效果差,为此,提出桡动脉穿刺体位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桡动脉穿刺体位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桡动脉穿刺体位垫,包括束带、旋钮和壳体,所述旋钮的一侧中心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壳体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开设有以弧形槽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对称的通孔,所述束带的两端分别通过通孔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束带两端均粘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圈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外侧壁,所述转轴的外侧壁焊接有主动齿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的一侧焊接有方杆,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和限位壳,所述方杆远离固定齿轮的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板、限位壳和壳体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方杆的外侧壁焊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限位壳的内部,所述限位环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限位环的一侧焊接于限位壳的内侧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凹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靠近旋钮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靠近旋钮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旋钮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病人的手臂放置于凹槽中,手背自然贴合于弧形槽的表面,手指由束带下侧穿过,通过旋转旋钮,带动转轴和转盘,使束带收束,通过固定齿轮固定主动齿轮、转轴和转盘,从而固定束带,固定病人的手指,限位效果好,方便穿刺,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人民医院,未经乐山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2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外科清创装置
- 下一篇:一次性单通道多维度机器人手术切口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