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间孔镜用可视套管组合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2461.5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4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杰;张益俊;胡加绍;洪智雄;张坚;杨邵新;普宏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杰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317;A61B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地址: | 678400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椎间孔镜用 可视 套管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椎间孔镜用可视套管组合件,包括外套管组件、工作套管组件、环锯组件和多功能转换棒,所述工作套管组件和环锯组件均放置在外套管组件的内部,所述多功能转换棒可放置在工作套管组件和环锯组件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10°斜口的外套管本体可以偏心进行关节突成型,通过改变外套管本体的斜口方向,多次关节成型可以不需要多次调整穿刺位置,外套管本体在关节突上不容易跑偏位置,因此具有高容错率,无需进准穿刺,可以快速达到目标区域;外套管本体和工作套管本体组合使用时,在关节突成型满意后外套管本体可以不用拿出来,直接插入工作套管就可以进行椎间盘摘除,缩短手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椎间孔镜用可视套管组合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椎间孔镜可视套管组合件由外套管、工作套管、铅笔头组成,外套管有的是平口的,有的是斜口,外套管跟工作套管是分离的,不能组合在一起使用,在需要多次进行关节突成型时候,需要拔出工作套管,在放外套管,再下环锯,然而这种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
①套管来回转换花时间;
②转换套管时候位置容易跑偏;
③调整位置到达靶点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④转换过程需要铅笔头加导杆进辅助转换,转换步骤繁琐。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椎间孔镜用可视套管组合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间孔镜用可视套管组合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椎间孔镜用可视套管组合件,包括外套管组件、工作套管组件、环锯组件和多功能转换棒,所述工作套管组件和环锯组件均放置在外套管组件的内部,所述多功能转换棒可放置在工作套管组件和环锯组件的内部。
所述外套管组件包括外套管本体,所述外套管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卡块,所述定位卡块上开设有定位槽口,所述外套管本体的底部为10°斜口。
所述工作套管组件包括工作套管本体,所述工作套管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卡块,所述连接卡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工作套管本体的底部为30°斜口。
所述环锯组件包括环锯管,所述环锯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环锯管的底部设置有锯齿。
所述多功能转换棒的一端为锥形头,所述多功能转换棒的另一端为30°斜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套管本体的内径与工作套管本体和环锯管的外径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功能转换棒的外径与工作套管本体和环锯管的内径相等。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间孔镜用可视套管组合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椎间孔镜用可视套管组合件,具有10°斜口的外套管本体可以偏心进行关节突成型,通过改变外套管本体的斜口方向,多次关节成型可以不需要多次调整穿刺位置,外套管本体在关节突上不容易跑偏位置,因此具有高容错率,无需进准穿刺,可以快速达到目标区域。
2、该椎间孔镜用可视套管组合件,外套管本体和工作套管本体组合使用时,在关节突成型满意后外套管本体可以不用拿出来,直接插入工作套管就可以进行椎间盘摘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杰,未经张洪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24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光伏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