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防护组合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2486.5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3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嘉;杨小青;巨晓辉;王佳;查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G01D21/0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马天顺;席树文 |
地址: | 721300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防护 组合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干扰防护组合传感器,包括底座,在所述的底座中心设有带通孔的安装柱,在所述的底座内壁设有外磁钢环,在所述的安装柱上固定套设有内定子组件,在所述的内定子组件和外磁钢环之间活动设置有动杯组件,所述的内定子组件包括八面体、内定子、箍环和导磁片,所述的八面体设置在内定子内圈且套设在安装柱上,所述的箍环固定在内定子外圈,所述的导磁片固定在内定子远离底座一侧的端面,所述的箍环和导磁片将内定子外圈和端面全覆盖;采用上面结构组合传感器,在内定子端面设置导磁片防止漏磁对陀螺仪的影响,同时在内定子外圈设置箍环避免内定子中磁钢掉渣影响动杯组件的运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传感器领域,特别是要求抗干扰性高的系统中的组合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组合传感器是传感器和力矩器的结合,由内定子组合件、动杯组合件和定子组成。传感器工作时配套于陀螺仪系统中当陀螺仪存在角度偏差,通过传感器捕捉角度信号,经外部放大电路后输出传递出去。此时力矩器收到信号输出相应的力矩把偏离零位的陀螺仪拉回零位。
传感器自身工作产生的磁场漏磁对陀螺仪产生影响,使得陀螺仪仪中电机组件工作异常及电磁干扰力矩增大,同时内定子和动杯组件相对运动,长时间工作内定子中磁钢有掉渣时会掉落影响动杯组件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组合传感器在系统中漏磁影响陀螺仪信号,同时避免内定子中磁钢掉渣影响动杯组件运转的组合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干扰防护组合传感器,包括底座,在所述的底座中心设有带通孔的安装柱,在所述的底座内壁设有外磁钢环,在所述的安装柱上固定套设有内定子组件,在所述的内定子组件和外磁钢环之间活动设置有动杯组件,所述的内定子组件包括八面体、内定子、箍环和导磁片,所述的八面体设置在内定子内圈且套设在安装柱上,所述的箍环固定在内定子外圈,所述的导磁片固定在内定子远离底座一侧的端面,所述的箍环和导磁片将内定子外圈和端面全覆盖。
采用上面结构组合传感器,在内定子端面设置导磁片防止漏磁对陀螺仪的影响,同时在内定子外圈设置箍环避免内定子中磁钢掉渣影响动杯组件的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组合传感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中心设有安装柱2,安装柱2中心设置通孔,通过安装柱2上的通孔将该传感器安装到陀螺仪系统中,在底座1内壁设有外磁钢环3,在安装柱2上固定套设有内定子组件4,在内定子组件4和外磁钢环3之间活动设置有动杯组件5,工作时动杯组件5相对于内定子组件4旋转。
如图2所示的内定子组件4包括八面体4-1、内定子4-2、箍环4-3和导磁片4-4,其中八面体4-1、内定子4-2以及导磁片4-4通过胶灌封固化,将具有导磁片4-4的端面打磨剖光使其表面裸露在外,导磁片4-4设置在内定子4-2远离底座1一侧的端面,内定子4-2与底座1接触一侧通过底座1屏蔽漏磁,而设置导磁片4-4的一端能够有效屏蔽内定子4-2另一侧端面的漏磁现象,使该组合传感器的磁场对安装到的系统影响降到最小,箍环4-3则粘接在内定子4-2外圈防止多余物脱落卡住动杯组件5的转动。其中内定子4-2中胶灌封有磁钢、磁极和激磁线圈,而动杯组件5中胶灌封有线圈,八面体4-1外周的六个面分别与内定子4-2中的磁钢、磁极以及感应线圈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24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装置
- 下一篇:新型风扇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