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可控性血管阻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3196.2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4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曹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庆东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5 | 代理人: | 唐海斐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可控性 血管 阻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可控性血管阻断器,其包括用于手持把握的塑胶管,该塑胶管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血管绑绳的扣塞,所述扣塞设置有直径逐层增大的卡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阻断器设置成塑胶管,所以通过配合绑绳和钩子,钩子将绑绳放置刀需要约束血管的位置,然后再将钩子从塑料管中伸进去,将形成简易结的绑绳的一端拉出来,塑料管的一端抵住血管,施术人员拉动绑绳,实现控制血管的阻断,最后通过口塞扣将绑绳的一端扣紧固定在塑料管上,所以能够实现血管阻断,满足一次性使用,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绑绳迅速、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阻断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性可控性血管阻断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手术中通过使用各种血管钳、阻断带阻断静脉等的血流从而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以减小创伤,加速康复;但是,现有的血管阻断器一般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且操作比较麻烦,并且由于使用后需要消毒,才可以继续循环使用,所以增加了一下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重复使用,如果消毒不够彻底还会引发并发感染,导致手术失败。此外,现有的血管阻断器控制血管血液流量的控制锁定结构麻烦,且固定不够牢固。
因此,还有待于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可控性血管阻断器,旨在于解决现有血管阻断不能够实现一次性使用,且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固定绑绳不够快捷和牢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次性可控性血管阻断器,其包括用于手持把握的塑胶管,该塑胶管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血管绑绳的扣塞,所述扣塞设置有直径逐层增大的卡环。
所述的一次性可控性血管阻断器,其中,所述塑胶管的下端的直径到上端的直径逐渐增大。
所述的一次性可控性血管阻断器,其中,所述塑胶管采用硅胶制造。
所述的一次性可控性血管阻断器,其中,所述塑胶管的长度15-25cm。
所述的一次性可控性血管阻断器,其中,所述塑胶管的下端管口为光滑管口。
所述的一次性可控性血管阻断器,其中,所述下端管口设置有对应血管卡位的弧形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阻断器设置成塑胶管,所以通过配合绑绳和钩子,钩子将绑绳放置刀需要约束血管的位置,然后再将钩子从塑料管中伸进去,将形成简易结的绑绳的一端料管的一端抵住血管,施术人员拉动绑绳,实现控制血管的阻断,最后通过口塞扣将绑绳的一端扣紧固定在塑料管上,所以能够实现血管阻断,满足一次性使用,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绑绳迅速、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可控性血管阻断器,其包括用于手持把握的塑胶管1,该塑胶管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血管绑绳的扣塞2,所述扣塞2设置有直径逐层增大的卡环3,所述扣塞2通过连接条9与塑料管1的上端口连接,且连接带9的中部为较薄的弧形面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庆东,未经曹庆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3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式开合的密封扇形闸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双滤网滤水颚式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