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连杆转动的自调节汽车座椅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4159.3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0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平;张靖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B60N2/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连杆 转动 调节 汽车座椅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连杆转动的自调节汽车座椅减震装置,涉及汽车座椅减震技术领域。该基于连杆转动的自调节汽车座椅减震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顶部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导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该基于连杆转动的自调节汽车座椅减震装置,减小了移动块在导轨上滑动时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缓了导轨和移动块的磨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缓解了第二弹簧因受力不均而发生的相反形变,保证了第二弹簧弹性势能的均匀性,提高了减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减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连杆转动的自调节汽车座椅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高,人们的工作、生活对汽车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且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部的一个重要结构,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和舒适程度也越来越被关注,采用优良的减震装置能够给乘车带来舒适的体验,且在发生意外时也能够对乘坐者起到保护的作用。
而由于每个人体型的不同,无论是驾驶者还是乘坐者对于座椅位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就必须使座椅具备能够进行前后调节的功能,且当人坐在座椅上进行调节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加剧座椅下导轨的磨损程度,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而汽车座椅的靠背使能够进行调节,乘坐者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平躺的角度,因此就会导致座椅的底部受力不均,就会导致底部的减震弹簧发生不同的形变,降低了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基于连杆转动的自调节汽车座椅减震装置,减小了移动块在导轨上滑动时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缓了导轨和移动块的磨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缓解了第二弹簧因受力不均而发生的相反形变,保证了第二弹簧弹性势能的均匀性,提高了减震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连杆转动的自调节汽车座椅减震装置,包括安装座、导轨、第一弹簧、滑杆、移动块、套筒、第二弹簧、安装块、连接板、座椅、液压杆、滑槽、芯杆、转杆、转筒。
其中:
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顶部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导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座椅,所述连接板中心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液压杆的底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液压杆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芯杆,所述芯杆远离液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围套筒的内部套设有转筒。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数量共有两条,且对称分布在座椅的下方,所述导轨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使得座椅能够在导轨的顶部进行左右的滑动。
优选的,所述滑杆由底部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的升降杆和顶部限位滚动连接的滚珠组成,使得滑杆能够根据座椅承重的不同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滚珠与移动块底部的接触,降低了移动块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剖面呈倒置的梯形状,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开设与之相适配的凹槽,且凹槽顶部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剖口,使得移动块能够限位滑动连接在导轨的顶部,且在移动块与滑杆接触,能够使滑杆向下收缩。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转动连接在连接板的底部,且底部与第二弹簧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橡胶,减缓了第二弹簧收缩或伸展时对于金属的摩擦。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中心位于芯杆处,所述转杆围绕其中心进行转动,所述转杆的两端贯穿套筒,因此,当转杆发生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侧的转筒发生方向相反的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4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