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爬泥坡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5727.1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2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郑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秀华 |
主分类号: | A43C15/02 | 分类号: | A43C15/02;A43C1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爬泥坡 钢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爬泥坡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爬泥坡钢结构,包括:底板、收缩槽、调节槽、运动槽、绑带、调节杆、支撑板、限位杆、转动轴、爪杆、旋钮和调节板,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设有绑带,收缩收缩槽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设有若干收缩槽,槽顶端固定连接设有调节槽,底板下表面左侧固定连接设有运动槽。本实用通过设置爪杆、调节板、旋钮、支撑板和调节板,使爬泥坡钢结构在使用时,使爪杆底端可以爪入地底下,形成受力结构,使人们在攀爬泥坡使,更好与地面形成摩擦力,支撑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以根据泥坡的坡度进行张开,同时调节杆可以通过支撑在支撑板上表面三角形卡扣内部与支撑板形成支撑受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爬泥坡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爬泥坡钢结构。
背景技术
山坡:是构成山地三大要素之一,介于山顶与山麓之间的部分,是山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山坡分布的面积广泛,因此山坡地形的改造变化是山地地形变化的主要部分,例如许多现代地貌过程大都在山坡上发生;同时山坡地形往往记录并反映了整个山地的演化历史和新构造的性质。山坡的形态是复杂的,有直形、凹形、凸形、S形,较多的是阶梯形。各种山坡形成,除受新构造运动及外力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强度控制外,还决定于组成山坡的岩性和构造;
在攀爬山坡时,经常出现鞋底打滑,无法抓地的情况,为了便于人们攀爬泥坡,因此,急需一种爬泥坡钢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爬泥坡钢结构,通过结构与功能性的改进,以解决上述在攀爬山坡时,经常出现鞋底打滑,无法抓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爬泥坡钢结构,包括:底板、收缩槽、调节槽、运动槽、绑带、调节杆、支撑板、限位杆、转动轴、爪杆、旋钮和调节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设有绑带,所述收缩槽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设有若干收缩槽,所述收缩槽顶端固定连接设有调节槽,所述底板下表面左侧固定连接设有运动槽,所述底板下表面中间活动连接设有调节杆,所述底板下表面中间右侧活动连接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端活动连接设有限位杆,所述运动槽内部左侧固定连接设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外壁与限位杆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底板前侧固定连接设有旋钮,所述调节槽内部活动连接设有调节板,且调节板上表面与旋钮外壁活动连接,所述收缩槽左端活动连接设有爪杆,且爪杆顶端与调节板下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爪杆呈弧形鹰爪结构。
优选的,所述爪杆顶端设有圆弧型齿纹,且与调节板下表面齿纹啮合,且圆弧齿纹弧度为90°。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为三角形齿状,调节杆为顶端为转轴,底端为可转动的三角形卡扣。
优选的,所述底板与绑带构成凉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运动槽为半圆柱结构,且限位杆外壁直径等于运动槽直径。
(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爪杆、调节板、旋钮、支撑板和调节板,使爬泥坡钢结构在使用时,使爪杆底端可以爪入地底下,形成受力结构,使人们在攀爬泥坡使,更好与地面形成摩擦力,支撑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以根据泥坡的坡度进行张开,同时调节杆可以通过支撑在支撑板上表面三角形卡扣内部与支撑板形成支撑受力结构。
2、本实用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绑带,使爬泥坡钢结构可以通过绑带穿戴在人的鞋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在图1至图3,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秀华,未经郑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5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易贴的对联无痕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工民建用建筑机械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