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智能开关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6847.3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3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冰;史添玮;崔文华;徐余;于泽升;赵文峰;王家敏;陈泽鑫;刘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希思腾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14055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温控 功能 智能 开关 面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智能开关面板,包括触控面板、微处理器和温度检测单元,触控面板上设置有温度设定键,触控面板通过串口连接微处理器,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经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处理后送入微处理器中,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温度设定键的设定值与所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值的比较差值,用于控制调节调温设备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波电路有效提高对空间环境温度检测信号精度,放大电路利用电容反馈放大原理有效降低系统误差,从而使温度设定值与空间环境温度检测值的比较差值更加精确,提高微处理器对调温设备控制的精度,有效提升了智能开关面板温控功能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开关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智能开关面板。
背景技术
智能开关是指利用控制板和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及编程,以实现电路智能开关控制的单元,其中,具有温控功能的智能开关在生活、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一些空间较大的环境中,例如商场、工业厂房、办公区域等场景中,由于需要调温的空间较大,而设置在开关面板上的温度传感器仅检测周围较小区域的温度,无法对整个环境温度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检测,造成温度检测存在局限性,从而导致温控功能效果较差。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智能开关面板。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智能开关面板,包括触控面板、微处理器和温度检测单元,所述触控面板上设置有温度设定键,所述触控面板通过串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经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处理后送入所述微处理器中,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温度设定键的设定值与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值的比较差值,用于控制调节调温设备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阻R2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容C1、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容C2、C3、电阻R4、电感L1的一端,电容C2、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和+5V电源,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放大电路包括运放器AR1,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并通过电阻R5接地,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并通过电阻R6接地,运放器AR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稳压二极管DZ2的阴极和所述微处理器,并通过电容C5连接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稳压二极管DZ2的阳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选用型号为ST89C51单片机芯片。
优选的,所述调温设备为空调或/和电加热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对空间环境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使检测结果更加具有代表性,滤波电路对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RC降噪和LC选频滤波处理后,有效提高对空间环境温度检测信号精度;
2.放大电路利用电容反馈放大原理有效降低系统误差,从而使温度设定值与空间环境温度检测值的比较差值更加精确,提高微处理器对调温设备控制的精度,有效提升了智能开关面板温控功能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滤波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大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希思腾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希思腾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6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