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话筒后盖帽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8148.2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0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达固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话筒 盖帽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话筒后盖帽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时构成型腔,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形成内腔的定模座,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型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转动设置有用于形成内螺纹的成型座,所述成型座下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下模内设置有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下模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话筒后盖帽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其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动板上。
话筒后盖帽为塑料材质,通常需要配套的模具注塑加工而成。目前,市面上有一种话筒后盖帽,如图1所示,包括圆形的筒体1,筒体1内设置有内腔2,筒体1的内侧下端设置有内螺纹3。
但是,上述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一般是先通过注塑模具形成筒体,然后再通过攻牙机对筒体的内侧下端进行加工,形成内螺纹,而这样加工的方式较为麻烦,效率低,因此还有待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话筒后盖帽注塑模具,其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话筒后盖帽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时构成型腔,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形成内腔的定模座,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型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转动设置有用于形成内螺纹的成型座,所述成型座下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下模内设置有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下模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合模时,通过往型腔内注入成型物质,可形成筒体,而在成型座的作用下,可使筒体内侧下端形成内螺纹;在进行筒体脱模时,先使上模与下模分离,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主动齿轮转动,接着主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转动带动成型座转动,同时下模对筒体具有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可实现筒体与成型座脱离,完成筒体的脱模。
综上,相对于通过注塑模具形成筒体后再由攻牙机对筒体的内侧下端加工内螺纹,上述在可实现脱模的前提下,通过成型座形成筒体的内螺纹,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型腔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下模内的两个所述从动齿轮与同一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一次性成型两个筒体,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不产生额外的能源损耗。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的转动轴、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下端的从动同步轮、设置于所述下模外侧的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同步轮,所述主动同步轮与所述从动同步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脱模时,先启动电机,由电机带动主动同步轮转动,接着由主动同步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同步轮转动,再由从动同步轮通过转动轴带动主动齿轮以及与从动齿轮连接的成型座转动,从而实现成型座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位于成型座周侧的夹紧条,所述夹紧条与下模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扭簧,在脱模时,所述夹紧条抵紧在筒体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模与下模分离后,夹紧条通过扭簧转动并抵紧在筒体的侧壁上,可避免筒体产生转动,提高筒体与成型座脱离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达固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达固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8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玻璃片加工用粗磨机
- 下一篇:一种防滴落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