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屏幕传导式话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9081.4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熊和金;张子熙;唐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03 | 分类号: | H04M1/03;H04M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江慧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屏幕 传导 话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屏幕传导式话筒,包括振动膜、咪头、振动传导体,所述振动膜连接于手机屏幕的一端,所述振动传导体形成内有一传导气腔,所述传导气腔贯穿所述振动传导体,所述传导气腔的一端相对所述振动膜设置、另一端相对所述咪头的振膜设置。本实用新型改变手机话筒的结构,通过用振动膜的振动来进行声信号的传递,消除手机底部的开口,避免了内部元件进入灰尘,提高手机的密闭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屏幕传导式话筒。
背景技术
在手机领域人们越来越追求智能化和便利化,在声音的传导方面,美国的消防部队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环境噪声较大,采取了骨传导的方式,通过颈部骨头的振动来进行通话,在手机领域,小米MIX,夏普AQUOS Crystal,都通过屏幕的振动来替代听筒,因为全面屏的到来,在听筒方面通过屏幕振动传导越来越普及。现有技术忽视了在话筒方面的便利,都是在手机下方开孔来进行话筒的安置,手机使用久后,底孔会出现灰尘进入的情况,影响手机的正常通话,底孔也影响了整个手机的密闭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手机屏幕传导式话筒,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底部开孔产生的手机密闭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手机屏幕传导式话筒,包括振动膜、咪头、振动传导体,所述振动膜连接于手机屏幕的一端,所述振动传导体形成内有一传导气腔,所述传导气腔贯穿所述振动传导体,所述传导气腔的一端相对所述振动膜设置、另一端相对所述咪头的振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改变手机话筒的结构,通过用振动膜的振动来进行声信号的传递,消除手机底部的开口,避免了内部元件进入灰尘,提高手机的密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屏幕传导式话筒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机屏幕传导式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振动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咪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咪头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屏幕传导式话筒,包括振动膜2、咪头3、振动传导体4,所述振动膜2连接于手机屏幕1的一端,所述振动传导体4形成内有一传导气腔5,所述传导气腔5贯穿所述振动传导体4,所述传导气腔5的一端相对所述振动膜2设置、另一端相对所述咪头3的振膜设置,声信号传递到手机的振动膜2上,通过振动膜2的振动再次传递声信号,声信号通过振动传导体4传递到咪头3的振膜上,通过振膜的振动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进行声音的传递和收集。
优选的,所述振动传导体4包括第一传导体41、第二传导体42,振动膜振动产生声信号传递到第一传导体41中,第一传导体41为一端开口的筒体,可以进行声信号的存储和传递,第一传导体41的开口端相对所述振动膜2设置且连接于所述振动膜2,所述第二传导体42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体,所述第二传导体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导体41相连通,另一端相对所述咪头3的振膜设置,声信号经过第一传导体和第二传导体后汇聚到一起,再传递到咪头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9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箱式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双斜面实验装置